科教动态
校园快讯
文化日历
电机人物
电子校报
微视频
官方微信
-
电子信息学院机器人竞赛团队2025年捷报频传,以赛场为课堂,以实践促成长,在多项全国高水平机器人竞赛中屡创佳绩,展现出优异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2025年8月17日至22日,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CAIM工程创客赛道全国总决赛于杭州临平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举行。该赛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北京搜获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设魔力元宝、四足多模态巡检、空中侦察、ROS机器人虚实挑战、物流小车、机器视觉系统创新等15个赛项,吸引了全国众多高校参与。经过三个月的积极备战,我院机器人竞赛团队在省赛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并在ROS机器人虚实挑战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在河北省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机器人学科竞赛之一,本届比赛围绕未来产业创新需求,共设置50个竞技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337所高校的1995支队伍同台竞技。我院参赛师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系统搭建软硬件平台,深入剖析赛题要求,围绕机器人导航建图、目标识别、语
-
首批国际商务研究生入驻实习 打造本硕一体化培养新模式今年秋季学期,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2024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正式入驻上海虹桥国际进口商品展销有限公司(虹桥品汇)进行实习,与在岗的多名本科生一道,开启了“住企培养”的探索实践。这是继双方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以来,校企协同育人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标志着商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迈入了新阶段。过去一年,商学院与虹桥品汇已在案例开发、政策研究、教学创新等方面开展了紧密合作,联合开发的原创教学案例《虹桥品汇:发挥进博会“展品变商品”溢出效应的创新实践之路》已纳入课堂教学,成为联系产业实践的重要案例;围绕进博会经济效应所形成的资政建议获得市级领导批示,为学校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鲜明注脚。7月27日,双方正式签署实习基地挂牌协议,将前期合作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如今,首批研究生与本科生同场住企实习,不仅实现了教学与产业的“双向奔赴”,更形成了本硕联动的一体化“住企培养”新格局。研究生典型岗位实践从“课堂”走向“岗位”在虹桥品汇的住企实习中,2024级国际商务研究生张少静和王钰倩已分别走上招商运营与新媒体运营岗位,直接参
-
近日,2025年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公布,由我校文理学院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2项。具体获奖名单如下: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是为进一步激发上海市各高校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深化上海市各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上海市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经上海市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市物理学会高校物理教学委员会、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赛执委会研究决定举办。学校对本次大赛高度重视,文理学院具体负责统筹安排。
-
2025年8月18日至20日,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294所高校,总共700多支队伍展开激烈角逐。经过紧张而激烈的比拼,由严屹宏老师、阮观强老师和李洁老师指导的3支队伍,最终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本届赛事中,我校首次有3支队伍闯进全国总决赛,首次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创造了我校历年的最好成绩。在全国总决赛中我校共有来自5个二级学院的8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其中,包括机械学院的2个专业、电子信息学院的1个专业、电气学院的2个专业、材料学院的2个专业、凯劳学院的1个专业。师生们携手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展现了我校大学生在实践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
-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上海赛区)获奖名单。我校学子在本次市赛角逐中勇夺1项金奖、7项银奖、10项铜奖,实现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赛区)获奖数量、获奖质量的历史性突破。学校高度重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积极开展组织和协调工作,通过赛前动员-过程跟踪-精准培育三维推进模式进行全周期培育。本届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组织开展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创新创业零距离”系列讲座等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广泛发动和各相关学院积极配合下,共有来自12个二级学院的1800项项目报名参赛,累计参赛学生7596人次,参赛项目数较2024年增长了10%,参赛学生人次较2024年增长12%,均创历史新高。备赛以来,参赛学子经过学院初赛、校内复赛及决赛路演等环节,遴选出了一批优秀项目。对在校内选拔赛胜出的优秀项目团队,学校邀请校外专家进一步对项目开展了专题培训和打磨辅导,为参加市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校将以本届创新大赛为契机,充分总结经验,持续做好比赛组织和项目培育打磨工作,力争在获奖数量、获奖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
-
2025年8月11日至15日,被誉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奥林匹克”的第十九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机械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刘宇杰、王勇、罗阳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汪烨、钱华、印松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智能制造通识方向(筹)”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和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A类学科竞赛,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国仿真学会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本届大赛竞争尤为激烈,初赛阶段吸引了来自全国968所高校的10000多支队伍、共计360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最终仅有927支精英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备赛数月以来,在学院大力支持与指导教师悉心指导下,团队紧扣赛题、攻坚克难,系统地进行了方案论证、软硬件协同调试与系统性能优化,充分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工程素养和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全国总决赛现场,面对复杂
-
11月14日,材料学院第三党支部、第四党支部携手上海胧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廉政铸魂强党性”校企协同育人主题党日活动。胧爱集团就创事业部总经理、上海胧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徐子斐,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静,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孔祥昆,以及第三党支部、第四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参加。活动由第四党支部书记刘芯雨主持。孔祥昆代表学院致欢迎词,他介绍了材料学院坚持走产教融合的特色发展道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并向胧爱集团对学院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鼓励校企协同以党建共建为抓手,促进学生科创事业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在校企支部结对共建环节,第三党支部书记周子朝介绍了本次校企支部结对共建方案。随后,上海胧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分别与材料学院第三、第四党支部签署《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徐子斐、张静共同为“真材实料”科创实践基地揭牌。“基地”将充分学习“挑战杯”揭榜挂帅机制,结合学校工作部署,通过“企业出题,学生揭榜”的方式,充分整合胧爱集团的成熟模式和材料学院的师生资源,大力开展社会实践和科创育人项目。在主题党课环节,刘芯雨领学《
-
为深化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联动发展,全力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建设。11月13日,研究生处处长刘博敏、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黎明带队前往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研究生院开展调研交流。双方聚焦博士点建设、学科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对接交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院长曹卫平、研究生院院长段雪峰等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一行。互通办学经验,共探人才培养新路径。在信息与通信学院座谈会上,曹卫平对学校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学院发展历程、师资队伍情况、人才培养特色等情况,并透过学院宣传短片进一步展示了其丰厚办学成果。黎明围绕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特色与理念、人才培养特色、学科科研、产教融合等方面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全面介绍,并对电子信息学院专业和学位点建设、科研项目和平台建设等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他指出,信息与通信学院学科专业设置与学科布局与我院高度契合,其积累的丰富办学实践经验和创新举措值得深入学习借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深厚的办学底蕴与上海电机学院鲜明的区位及产业优势互为补充,未来合作空间十分广阔。会上,刘
-
为深化学风建设内涵、创新学业支持模式,商学院于11月2日至6日举办“学海护航·课业赋能”学风帮扶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单场讲座模式,以“帮扶周”的形式集中开展多学科、多场次的专题辅导,构建起“精准对接—朋辈引领—全员参与”的学业支持新范式,推动学风建设从间歇性活动向常态化机制迈进。形式创新:“帮扶周”集中赋能,构建学业支持新体系本次帮扶周以“集中开展、系列推进”为组织方式,系统设置竞赛指导与学科强化两大模块,覆盖微积分、管理学、会计学等多门重点难点课程。在五天时间内,学院连续组织五场专题辅导,由多名优秀学子担任“学业小导师”,实现从“单点讲座”到“系统赋能”的转变。能经2312班沈艺雯分享竞赛实战经验,为同学厘清备赛路径;能经2412班徐晨欣连续开展微积分A、B两场辅导,层层拆解知识框架;财管2413班邱麓月、丛蒨婵则分别围绕管理学脉络与会计学基础,以案例化、可视化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和理解效率。精准发力:朋辈引领+需求导向,实效获学生积极反馈帮扶周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亲和力强、针对性高的优势,内容紧密对接学生实际学业需求。系列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300人次,现场互动热烈、提问踊跃。参
-
为进一步加强校内部门协作,提升财务服务效能,助推学院建设发展,11月13日上午,张川总会计师带队走进航空学院开展调研交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参加座谈。赵国栋介绍了财务处的工作思路与重点举措,他表示,将持续推进管理规范化、服务精准化,为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努力实现资金安全高效使用。李雷对财务处长期以来的指导与支持表示感谢,并汇报了学院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目标。双方就科研经费执行、实验室项目入库论证、资金使用效率、资产归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财务处提醒学院提前谋划,加快项目执行,确保年底前完成合同签署与资金使用,避免财政专项经费闲置。张川总会计师充分肯定了航空学院在科研建设、人才引进及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相信在财务处的有效支持下,航空学院必将在新形势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此次调研指导进一步增进了财务处与学院的相互了解,为后续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实验室建设及校企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投稿:航空学院)
-
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实践育人渠道,11月12日,国际教育党总支书记何宁、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鹿钦佞、副书记石冶、副院长陈全静等一行赴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洽谈合作事宜。会谈前,上海耀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杨奕副校长带领参观了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及特色功能区,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国际化教学模式及师资队伍情况。鹿钦佞介绍了国际教育学院的基本职能与发展定位,重点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实践安排等内容进行了阐述,并诚挚邀请杨奕担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行业导师,就共建实习基地、推进学生教育实习等提出合作意向。双方围绕教育实习的具体模式、时间安排、岗位设置及学生管理等
-
2025年11月11日,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在德尚书苑“一站式”学生园区举办“园区三进”系列活动之思政导师进园区座谈会。本次活动特邀学院思政指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秀春老师主讲,面向30名本科生党员发展对象开展以“从‘我’到‘我们’:青年的选择与担当”为主题的思想引领,旨在深化“一站式”社区育人实效,强化党员发展对象的责任担当与先锋意识,学院辅导员全程参与组织。本次座谈会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互动研讨+实践承诺”三维模式,打破传统思政教育单向灌输模式,让思想引领更具感染力与实效性。马秀春老师以冥想体验开篇,伴随舒缓音乐引导同学们觉察自我、关照内心,在宁静氛围中深化对“个体之我”的认知,为后续“从‘我’到‘我们’”的思想升华搭建认知基础,充分体现了思政教育的创新性与针对性。典型分享与深度研讨成为活动核心亮点,多名党员发展对象的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从‘我’到‘我们’”的担当路径。在“看见我的力量”分享环节,电气2311班毛泽佳的进博会志愿服务经历,展现了青年党员发展对象在重大赛会中的责任坚守;自动化2315班张雨灿以“资助大使”身份,讲述从“被帮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诠释了“看见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