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动态
校园快讯
文化日历
电机人物
电子校报
微视频
官方微信
-
5月10日,我校学子参加第二届上海市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共有382件作品参赛。入围决赛作品120件,会评专家40余位。我校共有25件作品参加本次比赛,其中7件作品入围决赛,荣获上海市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如下:上海市一等奖:序号项目名称团队负责人组别项目类别指导教师学院1视触智融——基于多模态感知的全自动充电手设计说明书李亮研究生组科技类陈国初赵楠电气学院2基于AIoT的数据中心智能水冷系统杨欣宇本科组科技类周琴 文传博 崔雪电气学院上海市二等奖:序号项目名称团队负责人组别项目类别指导教师学院1基于V2G的电能质量协同优化与多维度减碳效益
-
近日,电子信息学院新能源大数据预测课题组研究成果“Photovoltaic power forecasting: Using wavelet threshold denoising combined with VMD”成功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Renewable Energy》(中国科学院一区TOP,JCR一区,影响因子9.0),该成果以上海电机学院为第一单位,由电子信息学院刘琳老师(通讯作者)、张建秋(在读研究生)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共同完成。由于光伏输出信号呈现复杂非平稳特征,信号预处理与关键特征提取已成为提升预测性能的核心研究问题。在此背景下,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
-
高职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专业接受跟踪指导4月24日,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专家组莅临我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两个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开展跟踪指导。副院长王宏志、教务处、高职学院相关领导及两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跟踪指导见面会。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薛士龙、上海环境学校副校长张延伟及专业负责人作为中高职贯通培养合作中职学校代表,应邀全程参与跟踪指导的相关环节。王宏志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来校考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校始终秉承“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致力于构建衔接紧密、特色鲜明的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
-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的通知,我校申报增设的“飞行器运维工程”和“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将于2025年秋季正式招生。其中,“飞行器运维工程”专业紧密对接制造强国建设和航空产业发展需求,符合我校建设航空航天特色鲜明的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目标;“应用物理学”作为我校的第二个理学本科专业,是学校理学专业建设上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将在理工结合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方面做出应有贡献。飞行器运维工程专业介绍本专业立足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面向国家航空运输系统智慧运行综合保障技术需求,满足上海市及长三角区
-
近日,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团队又出译著新成果,涵盖了学术专著和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著有区域国别类的《国家竞争与理性》、历史文化类的《古代遗产》,及中国小说的外译《Chuntao》,均为独译,这些翻译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团队翻译实践研究的边界,凸显了翻译应用研究的持续深入。团队成员德语教师徐庆博士,其译著《国家竞争与理性》和《古代遗产》于2024年1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古代遗产》及《国家竞争与理性》分别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首卷和第五卷。丛书为德国历史学家哈特穆特·莱平的系列作品,极具文献价值。前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从荷马时代到中世纪之间的古代地中海画卷;后者则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围绕“国家竞争”与“理性”的核心概念展开论述,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经典的理论视角。团队成员英语教师华莹副教授的《Chuntao》为中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短篇小说《春桃》的汉译英作品,于2024年12月由美国芝加哥学术出版社(Chicago Academic Press)出版。《春桃》原作载于1934年《文学》三卷一号上,后收于《危巢坠简》小说集,主要内容为主人公春桃在战乱后的遭遇。原作语言朴实亲切,老北平口语化
-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沪教委高〔2025〕5号)。我校7门课程成功入选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上海电机学院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流本科课程名单序号二级学院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负责人1电气学院产教融合课电气安全工程迟长春2商学院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卢仁祥3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罗薇4机械学院专业核心课机电控制系统汪烨5商学院产教融合课工业品营销耿裕清6设计与艺术学院专业核心课视觉传达张婷7商学院专业核心课供应链与采购(Supply Chain and Purchasing)鲜于建川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主阵地,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发力点,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发展,完善过程评价制度,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31门。学校将继续对标国家级和上海市级一流课程建设目标,按照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要求,结合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加大课程建设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已有
-
2025年5月16日,张川总会计师带队到合肥工业大学开展“成本效益目标下地方行业特色大学办学资源拓展与优化路径研究”调研交流,受到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康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热情接待,学校财务处、招标办负责人以及商学院MPAcc教师参与调研交流。在合肥工业大学,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康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调研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合肥工业大学财务处负责人介绍了该校的财务管理现状,强调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精准分析以及对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负责人分享了该校招标采购的先进经验;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了该校资产管理办法;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负责人分享了该校实验室安全及管理办法,提出了加强设备共享、提升实验室利用效率的建议;研究生院及MBA、MPA管理中心负责人分享了该校MBA、MPA学科建设、发展规模及办学特点。张川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并表达了与合肥工业大学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开展交流合作的美好愿景。双方围绕高校财务信息化在办学资源优化与成本控制中的创新应用、招投标采购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主要举措以及MPAcc培养模式与学科建设经验等方面开展了深入
-
为认真贯彻上海市总工会下发的沪工总财〔2025〕6号《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校工会经费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提升工会干部履职能力,5月16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330会议室开展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专题培训,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李晓军,工会常务副主席项军,兼职副主席刘艳丽,工会经审委主任程晓华,以及新当选的第十届工会委员会委员、二级分工会主席、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妇工委委员、工会办公室人员等4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本次培训邀请了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教学部服务保障教研室主任袁雪飞副教授现场授课,围绕《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着重从新政出台背景、政策主要变化、收支管理执行要求以及热点问题政策等几方面进行了解读,就如何做到收入规范、支出合规、监督有责进行了释义和指导。结合工会实际工作需求,袁雪飞副教授在讲课过程中为大家举例分析,现场解答了我校工会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帮助与会人员准确把握政策要求,提升业务水平。此次培训是针对我校新一届工会干部举办的首次培训,内容“干货满满”,既有政策高度,又贴近工作实际。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我校
-
5月16日下午,高职学院在技术中心B207会议室召开以“倾听学子心声,共促质量提升”为主题的学生座谈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蒋建军、副书记兼副院长张书娟携全体辅导员,与来自各专业的20余名学生代表及入党积极分子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融洽。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聚焦实践教学、职业规划、园区管理等方面提出20余条建议,充分展现了当代高职学子的责任担当。在教育教学方面,同学们建议:优化实训课程体系,适当增加实践课时比重;加快实验实训设备更新迭代,提升教学软件适配性;完善以赛促学机制,探索组建跨专业竞赛团队,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成长服务方面,同学们提出:希望引入行业企业导师,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优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在保持网格化管理优势的同时,合理调整活动室开放时间;改进早晚自习制度,实施分层分类管理,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学院领导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现场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实训设备维护、活动室开放时间调整等可立行立改的问题,当场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对校企合作深化、早晚自习优化等需系统推进的事项,将组建工作组扎实推进并及时向全体学生反馈进展情况。蒋建军在总结讲话中强调,
-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工作,充分发挥项目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以项目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新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5月16日,电子信息学院于信息楼503和506会议室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项目答辩评审会,邀请6名校外资深教育教学专家开展评审。教学副院长黎明出席评审会,各项目主持人及成员40余人参加答辩。评审会伊始,教学副院长黎明对本次内涵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学院建设方案、申报情况及预期成效做详细介绍。本次内涵建设项目评审会是学院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学校《上海电机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建设项目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的关键举措。自学校启动内涵建设项目以来,在教务处的指导与支持下,电子信息学院精心动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内涵建设项目申报工作,鼓励教师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研究。经系部、专业推荐,此次内涵建设共收到38份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涵盖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等7个大类。他希望通过本次评审答辩会,各项目在吸取专家意见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
2025年5月15日,应上海中集洋山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洋山”)邀请,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刘俊老师带队围绕“企业技术难题攻关、技术工人联合培训、党支部共建合作”三大主题赴公司开展实地走访与深入交流。当日上午,刘俊书记带领师生团队前往中集洋山集团,受到技术中心李亮经理、设备部徐小明经理、企业管理部于廷润经理、技术特箱主任高兵以及其他技术、设备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热情接待,双方进行了充分交流。聚焦企业痛点,共商技术破题路径中集洋山公司代表围绕集装箱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集中介绍,主要包括油漆线涂层膜厚自动化检测、完工线紧钉工艺优化、焊缝打胶一致性控制、人工涂钉效率提升以及结构件一体化成型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学院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与科研方向,与企业技术人员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就检测精度与操作可行性、自动化装配的实现路径、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前景等内容交换了意见,并初步提出了引入图像识别技术、开发自动喷涂装置、优化冲压成型方案等解决思路,为后续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奠定了良好基础。实地走访: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制造全流程在设备部徐小明经理的带领下,学院师生走进中集洋山港集团生产车间
-
智联全球,链动未来|物流管理(中德合作)专业企业导师和企业代表来校交流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助力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凯劳智能制造学院近日举行了物流管理(中德合作)专业企业导师聘任仪式,并邀请企业导师做专题讲座。WIFFA协会上海口岸会长陈翔,上海华灵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于瑾、商务部总经理陈志东,国际教育党总支书记何宁,国际教育党总支副书记赵红霞以及物流管理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会议。何宁在致辞中表示,陈翔会长深耕物流行业二十余载,以卓越的专业积淀,深度参与并推动行业发展和校企共建。此次合作不仅是企业资源与学院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更是积极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部署以及学校深化人才培养试点改革的重要实践,对于提升学院中德合作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何宁表示,希望以此次合作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 WIFFA 协会作为行业重要交流平台的优势作用,积极探索与德资企业、物流企业的多元合作模式。赵红霞代表学院向陈翔颁发聘书,正式聘任其为学院物流管理(中德合作)专业企业导师。陈翔会长对学院的信任表示感谢,承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