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动态 校园快讯 文化日历 电机人物 电子校报 微视频 官方微信

  • 2025
    03-07
    近日,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团队又出译著新成果,涵盖了学术专著和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著有区域国别类的《国家竞争与理性》、历史文化类的《古代遗产》,及中国小说的外译《Chuntao》,均为独译,这些翻译成果进一步拓展了团队翻译实践研究的边界,凸显了翻译应用研究的持续深入。团队成员德语教师徐庆博士,其译著《国家竞争与理性》和《古代遗产》于2024年1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古代遗产》及《国家竞争与理性》分别是“贝克欧洲史”丛书的首卷和第五卷。丛书为德国历史学家哈特穆特·莱平的系列作品,极具文献价值。前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从荷马时代到中世纪之间的古代地中海画卷;后者则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围绕“国家竞争”与“理性”的核心概念展开论述,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经典的理论视角。团队成员英语教师华莹副教授的《Chuntao》为中国著名作家许地山短篇小说《春桃》的汉译英作品,于2024年12月由美国芝加哥学术出版社(Chicago Academic Press)出版。《春桃》原作载于1934年《文学》三卷一号上,后收于《危巢坠简》小说集,主要内容为主人公春桃在战乱后的遭遇。原作语言朴实亲切,老北平口语化
  • 2025
    03-03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沪教委高〔2025〕5号)。我校7门课程成功入选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上海电机学院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流本科课程名单序号二级学院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负责人1电气学院产教融合课电气安全工程迟长春2商学院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卢仁祥3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治罗薇4机械学院专业核心课机电控制系统汪烨5商学院产教融合课工业品营销耿裕清6设计与艺术学院专业核心课视觉传达张婷7商学院专业核心课供应链与采购(Supply Chain and Purchasing)鲜于建川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主阵地,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发力点, 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着力推进产教融合课程建设发展,完善过程评价制度,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31门。学校将继续对标国家级和上海市级一流课程建设目标,按照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要求,结合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加大课程建设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已有
  • 2025
    02-27
    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表彰通知中,我校选手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世赛选拔项目)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次大赛以全力备战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优秀选手组建上海市集训队,为世界技能大赛储备优秀种子选手。据悉,高职学院和机械学院联合培养的选手盛崇建凭借卓越的表现,成功夺得水处理技术项目的金牌。同时,在机电一体化项目中,高职学院陈义阳和颜廷威荣获银牌,胡洋和顾宇轩则获得了铜牌。高职学院周俊妩老师凭借其出色的指导能力,荣获了水处理技术项目金牌指导教师的称号。此次选拔赛由上海市多部门联合主办,于2024年12月顺利举行。指导教师精心指导下,选手们日夜钻研技术难题,反复进行模拟操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比赛做好了充分准备。比赛中,他们沉着冷静,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完美运用,充分展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学生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体现。未来,学院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定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助力学校开启航空航天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新征程,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
  • 2025
    02-24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比赛结果,我校学子首获佳绩。在“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喜获上海赛区留学生组三等奖1项,在“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喜获上海赛区大学生组优秀奖1项。软件2213 班的国际学生NKOLOKOSAH DANIEL STEPHEN(中文名海洋),凭借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动讲解,荣获“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留学生组三等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首充满希望与温暖的诗歌,海洋同学深入挖掘作品内涵,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海子这首经典诗歌中的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每一位观众。他的讲解仿佛带领大家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大海的广阔与春天的美好。机制2211的白耀进同学则以《红烛》为朗诵作品,获得了“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组优秀奖。《红烛》是闻一多先生的经典之作,白耀进同学的朗诵动情至深,他用真挚的情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诠释了红烛的奉献精神和坚定信念。他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每一位观众的心田,打动人心。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广泛的规模和巨大的影响力。该大赛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
  • 2025
    02-19
    电气学院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研究团队依托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行业需求及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研究定位于机器人智能决策与控制领域,目前专注于具身智能操控技术(感知与认知、决策、控制、执行)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近期,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研究团队在具身智能感知与认知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研究成果均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发表在人工智能及工程技术领域知名期刊上。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在物理世界中身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包含感知与认知两个关键任务。感知是具身智能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其感知机制通常涉及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和运动传感器等,通过这些传感器,智能体能够实时感知环境,对其状态进行动态评估。而认知则是指智能体在感知的基础上,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理解和处理,从而做出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在追求更高层次智能的过程中,具身智能需要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机制整合来自多个感知渠道的信息,以全面理解周围环境和操作对象。目前,大多数多模态感知研究集中在基于视觉的融合上,且大多仅涉及两种模态的融合,而三种或更多模态的融合则鲜有探索。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TVT-Transfor
  • 2025
    02-19
    前不久,上海市教卫党委人才工作处对各高校引进的国际教学名师开展了严格评估,我校凯劳智能制造学院Ulrich Schell教授凭借其卓越的教学成果和创新教学理念成功获批2024年度上海市“国际教学名师”项目。Ulrich Schell教授曾先后担任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信息系主任、副校长、校长,自2003年以来,他就积极参与我校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合作项目的国际化教学工作,长期担任我校“海外名师”,为学校与德国凯劳大学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见证了两校二十余年长久、紧密的合作关系和深厚友谊。积极促成上海电机学院凯劳智能制造学院建设发展。2015年,学校开始筹建中德智能制造学
  • 2025
    04-02
    清明祭英烈 党建寄初心 ——我院师生赴红色泥城主题馆开展清明祭扫暨党建联建活动 在清明到来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受党建共建单位泥城镇人民村党总支的邀请,我院部分师生代表前往红色泥城主题馆,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并与共建单位举行党建联建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开门办思政”为理念,将思政教育、党建合作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了校地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4月1日上午,我院师生代表和人民村共建单位代表40余人前往浦东新区红色泥城主题馆,开展清明祭扫主题教育活动。人民村党总支、共建单位代表与马院师生整齐列队,面向革命烈士塑像纪念碑肃立。首先奏起雄壮的国歌,各代表单位向英烈敬献花篮,并垂首默哀三分钟,向英雄烈士三鞠躬致敬,最后国际歌响起,表达了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的决心。 随后,师生走进红色泥城主题馆对英雄进行追思,以鲜花为礼,寄托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思念。同时在追思英雄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凝聚共识,携手前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熠熠生辉。祭扫活动后,师生参加了人民村的“泥来秀”春日主题实践活动。人民村刘春娟党支部书记解释了“泥来秀”的内涵:“泥”取自红色泥城,象征
  • 2025
    04-02
    3月29日上午,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机械学院联合举办的“创新创业零距离”系列讲座:创新·探索·成长——大学生学科竞赛团队导师面对面在科创驿站ie Center路演厅正式开讲。本场讲座邀请智能机器人竞赛指导团队负责人范光宇老师、智能汽车竞赛指导团队负责人严屹宏老师、巴哈赛车团队负责人程金润老师、工程实践创新竞赛团队负责人马利影老师等四位老师围绕竞赛主题、竞赛经验、创新方法与同学们展开深度分享。4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讲座。范光宇老师介绍了机器人类型、环境感知技术等专业知识,随后详细介绍了智能机器人竞赛团队,分享了该团队2024年在RoboCup中国赛等4项A类竞赛取得的优异成绩,诚邀广大学子加入团队共探机器人领域的无限可能。严屹宏老师详细介绍了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团队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他强调,团队始终注重赛教融合,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人才,多人入职上汽、百度等名企或进入高校深造。程金润老师详细介绍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和巴哈逐风竞赛团队的基本情况,分享了团队在专利技术、竞赛奖项等方面的突出成果。他指出,团队聚焦燃油/电动赛车核心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深
  • 2025
    04-02
    2025年3月31日上午,中共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总支部委员会和设计与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党建共建签约仪式在旗忠村上祀节活动现场隆重举行。旗忠村党总支书记季春峰、设计与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宋国强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校地党建共建迈入新阶段,为乡村振兴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签约仪式后,双方代表共同参观了旗忠村特色农业示范区和上祀节各展区,并就相关议题展开交流。季春峰书记详细介绍了旗忠村在党建引领下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与未来规划。他表示,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与艺术设计专业优势,助力旗忠村文化品牌打造、乡村环境美化及产业升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共赢目标。 宋国强书记指出,此次合作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学院将依托设计学等学科特色,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旗忠村非遗文化挖掘、公共空间设计、美育普及等项目,推动党建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此次签约是校地联动服务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双方将以党建为纽带,持续深化合作内涵,共同打造“党建引领、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示范案例,为闵行
  • 2025
    04-01
    以赛促学,实践育心——我院师生赴红色泥城主题馆开展清明实践教育活动清明前夕,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助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赛道备赛,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分师生赴红色泥城主题馆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学习与座谈共建,师生们深刻体悟泥城革命精神,并探索校馆协同推进思政教育的新路径。这是备赛组的同学第三次来红色泥城馆调研,通过沉浸式学习,同学们系统了解了泥城暴动、抗日烽火等重大事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在红色足迹中筑牢信仰之基。这次实践活动是深入调研红色精神的辐射作用和传承情况。活动中,师生们偶遇一支老年骑行队,队员们专程前来瞻仰先烈。同学们主动采访这些“银发追梦人”,聆听他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并围绕“如何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故事”展开交流,为“互联网+”红色赛道项目积累了鲜活素材。红色泥城馆唐燕馆长接受了同学们的采访,唐馆长非常支持同学们选题红色泥城主题馆参赛,对同学们采用直播、短视频宣传主题馆的做法表示感谢,并对备赛进行了指导。唐馆长表示愿意与高校学子携手,发挥他们在数字技术、内容创意方面的优势,让历史以更鲜活、更多元的方式走进更多群
  • 2025
    04-01
    3月29日上午,科创驿站ie Center融媒体中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主播初体验”活动。来自明珠临港小学的小朋友在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相机原理,体验直播流程,感受传媒工作的趣味与挑战。“按下快门时,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感光元件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会把光影记录下来。”志愿者通过动画和实物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成像原理。结合单反与微单相机的拆解演示,孩子们观察到两者的结构差异:单反相机的光学取景器通过反光镜反射光线,而微单则通过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画面。“单反相机的‘咔嚓’声是反光板工作的声音,微单因为结构更简单,所以体积更小。”在动手体验环节,孩子们轮流操作两种相机,对比取景效果,并尝试调节焦距和光圈。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以前觉得相机很复杂,现在知道每个部件都有它的作用!”现场还设置了直播模拟活动,孩子们分组体验从策划到出镜的全流程。借助虚拟背景技术,孩子们站在绿幕前完成自我介绍时,身后的画面实时切换为外滩、科技馆、迪士尼乐园等上海地标场景。通过这项技术,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影视制作的奇妙之处。志愿者还借此讲解绿幕工作原理:“计算机会
  • 2025
    04-01
    校企合作共育人,培养新时代现场工程师3月28日,机械学院党委与上海电机厂党委校企党建共建活动暨机械学院第39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上海电机厂顺利举行。上海电机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傅彬,党群工作部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柳贤莉,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党群人力党支部书记曹伟林,党群工作部常务副部长、企业文化办公室主任褚建,党群工作部党委办公室主任、专职纪检员王林飞,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刘俊,党委组织员黄金,辅导员闪希和机械学院第39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出席本次活动。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刘俊与上海电机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傅彬作为两方代表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傅彬同志对机械学院来访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上海电机厂与机械学院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就业培训、就业渠道拓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实质性合作,自2015年校企战略合作以来,共同培养输送了近百名复合型人才,彰显了校企合作“1+12”的叠加效应。双方的进一步党建共建将为校企合作注入新的灵魂和动力,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纽带作用,推动各类人才培育项目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刘俊表示上海电机学院“因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