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在德尚书苑“一站式”学生园区举办“园区三进”系列活动之思政导师进园区座谈会。本次活动特邀学院思政指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秀春老师主讲,面向30名本科生党员发展对象开展以“从‘我’到‘我们’:青年的选择与担当”为主题的思想引领,旨在深化“一站式”社区育人实效,强化党员发展对象的责任担当与先锋意识,学院辅导员全程参与组织。

本次座谈会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互动研讨+实践承诺”三维模式,打破传统思政教育单向灌输模式,让思想引领更具感染力与实效性。马秀春老师以冥想体验开篇,伴随舒缓音乐引导同学们觉察自我、关照内心,在宁静氛围中深化对“个体之我”的认知,为后续“从‘我’到‘我们’”的思想升华搭建认知基础,充分体现了思政教育的创新性与针对性。

典型分享与深度研讨成为活动核心亮点,多名党员发展对象的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从‘我’到‘我们’”的担当路径。在“看见我的力量”分享环节,电气2311班毛泽佳的进博会志愿服务经历,展现了青年党员发展对象在重大赛会中的责任坚守;自动化2315班张雨灿以“资助大使”身份,讲述从“被帮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诠释了“看见光、感受光、成为光”的爱心传承,契合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动化2414班沈红阳结合学业攻坚与集体实践经历,彰显了青年学子向上向善的生命力。马秀春老师点评指出,个体成就中蕴含的担当基因,正是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源泉,实现了个体案例与党性修养的深度联结。

在“先锋担当”研讨环节,马秀春老师从个人成长、价值实现、使命责任三个维度引导同学们聚焦“如何从‘我’成为‘我们’的先锋”。电机2411班陆佳俊以班级学习帮扶实践,提出“以小我传递大我,以大我滋养小我”的理念,凸显党员发展对象的互助引领作用;自动化2413班张诗莹从“被动要求到主动需求”的转变,强调党员发展对象应“做好自己、影响他人”的榜样责任。研讨环节深化了党员发展对象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认知,夯实了先锋担当的思想基础。

活动以“写下承诺”的实践环节收尾,将思想触动转化为具体行动。党员发展对象围绕学业提升、志愿服务、集体建设、先锋引领等维度,制定“可执行、可检查、可落地”的行动计划,把“从‘我’到‘我们’”的担当理念转化为实际举措,彰显了活动“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此次思政导师进园区活动,是电气学院创新“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教育的重要探索,通过三维模式构建、典型案例引领、实践承诺落地,有效强化了党员发展对象的党性修养与责任担当。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园区三进”系列活动,丰富思政教育载体,引导青年学子在“小我融入大我”中锤炼党性、勇担使命,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筑牢思想根基。(电气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