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大纤维-编材制造协同创新暨编织电机项目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28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产业技术研究院) 浏览次数:17

10月27日上午,首次大纤维-编材制造协同创新暨编织电机项目交流会在上海电机学院行政楼345会议室成功举办。大纤维产业工作组王健先生、周锦碚先生,清华大学柴建云教授、王善铭教授,苏州大学孙立宁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李清文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陶肖明教授、浙江大学高超教授等十余名来自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专家莅临我校参访交流。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杨俊杰接待了来访专家,副院长王宏志及科技处、相关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与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王宏志对大纤维产业工作组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上海电机学院的发展历程及学校近期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建设成效,以及学校在特种电机和纤维复材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特别强调积极应对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迫切需求,聚焦电机行业技术发展瓶颈,积极推动大纤维-编材制造技术在电机领域的创新应用具有前瞻性、颠覆性和可行性,期待学术界与企业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融合创新发展。

王健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基于大纤维和编材制造的编织电机概念,对电机设计理论、产品形态、制造范式到产业生态的多层次颠覆性影响,以及产业发展路线图。柴建云、王善铭介绍了大纤维在电机和电工产品中的创新应用潜力,孙立宁分享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驱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仿生机器人的展望,李清文介绍了课题组在碳基纤维领域(包括人工肌肉)的丰富研发成果,陶肖明介绍了团队在软磁和硬磁纤维方面的研究进展,高超则针对构建合作研发机制以及知识产权战略提出了建议,周锦碚表达了大纤维工作组和企业界对编织电机领域的支持与期待。会议还讨论了近期行动计划,如组建大纤维-编材智造技术创新联合体,开发原型机进行概念验证,开展多层次技术交流等。学校教师代表与参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座谈会后,王宏志带领大纤维产业工作组一行参观了上海电机学院,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民用航空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科技处)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