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MR奖学金”、建设海内外实践育人基地|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助力凯劳学子成为国际化现场工程师

发布时间:2025-09-28 发布者:肖晔 来源:凯劳智能制造学院 浏览次数:10

9月25日上午9:30,上海电机学院凯劳智能制造学院与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就业实习基地揭牌仪式暨MR奖学金捐赠仪式在凯劳智能制造学院210会议室举行。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部总监沈燕超、人力资源部主管周游、人力资源部代表、我校2014届校友丁晓迪以及上海电机学院教务处处长吕红芳、对外联络处处长兼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跃辉、国际教育党总支书记何宁等出席。仪式由国际教育党总支副书记、凯劳学院副院长赵红霞主持。


何宁与沈燕超代表合作双方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吕红芳与沈燕超共同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揭牌;张跃辉与沈燕超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并授予捐赠证书。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密切联系,深化合作。


凯劳智能制造学院在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及其苏州生产基地挂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学生赴企业生产基地开展现场专业培训,选拔推荐优秀毕业生赴企业实习就业。


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凯劳智能制造学院设立MR奖学金,助力凯劳学子成就国际化现场工程师的梦想。作为德国MR(Maschinenfabrik Reinhausen)公司在华全资子公司,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还将与凯劳学院联合组织并资助学生赴MR德国总部开展实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学校海外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在交流环节,双方围绕学生实习实践、产学研项目合作以及人才共育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何宁对企业设立“MR奖学金”资助凯劳学子的大爱之举表示了感谢。吕红芳强调了学校以企业需求为牵引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模式,并邀请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张跃辉表示,学校将通过深化产教融合赋能人才培养,并做好MR奖学金助学成效的总结和推广。

沈燕超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凯劳学院“德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表示了充分肯定,对凯劳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企业的工匠精神塑造等方面存在诸多契合点,期待未来能够推动更多实质性合作项目落地见效,携手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共同助力国际化现场工程师的培养与输送。  

沈燕超一行还先后参观了学校电气实验室、图书馆等场所,对学校优美的教学环境以及强化学生工程动手能力的育人生态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次与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成功合作,标志着凯劳学院在扩大德企朋友圈、深化国际化产教融合方面又向前迈进一步。未来,凯劳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德企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海内外德企实习实践基地,培养更多能被企业认可、服务全球制造业的现场工程师。


MR公司成立于1868年,德国总部位于巴伐利亚州的雷根斯堡。MR中国【开德贸易(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成立于上海,是德国莱茵豪森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专注电力变压器组件研发制造,客户涵盖国家电网、西门子等全球知名企业,苏州工厂为亚洲重要技术培训基地。(凯劳学院供稿)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