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 我校8项科创成果亮相第25届工博会

发布时间:2025-09-26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科技处(学科建设办公室、产业技术研究院) 浏览次数:12

923日,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工博会聚焦新型工业化核心技术与前沿趋势,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我校携8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高校展区。



展会期间,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栾宗涛视察我校展台,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成果介绍,饶有兴致地观看了项目演示,并就技术创新点、应用前景、产业化进程等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栾宗涛副主任对学校锚定产业发展需求,取得的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给予肯定,鼓励学校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贡献更多“电机智慧”和“电机方案”。



校长龚思怡、副校长杨俊杰也亲临展区,详细了解每个项目的展示情况以及与产业界对接的进展。校领导强调要以工博会为契机,充分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积极拓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渠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本次参展的8项成果各具特色,既展现了学校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突破,也体现了服务产业实际需求的应用导向。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机械学院李志松团队的反射式全光谱膜厚仪以其纳米级精度、非接触快速测量的特点,解决了晶圆薄膜检测中长期存在的精度与效率难题。航空学院王振军团队的海洋环境飞行器热塑性复材结构制备技术”,直面海洋苛刻环境挑战,自主研发的连续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不仅实现了减重30%以上,更在耐腐蚀、抗冲击等方面表现卓越,已成功应用于航空飞行器复杂结构件。

 在未来智能领域,电气学院张威团队的“220kV变电站室内巡检机器人多机协同优化设计项目,实现了在复杂室内环境下的自主、协同、高效巡检,极大提升了电力设施运维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机械学院刘越团队的“23DOF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灵枢·贰参进行了智能机器人前沿探索,其23个自由度设计展现了高度灵活性与拟人化运动能力,吸引了大量观众对其应用场景的无限遐想。

在信息技术领域,电子信息学院陈志敏团队的低成本毫米波反无人机雷达以其高达8公里的探测距离、35GHz工作频率和低于100W的功耗,实现了高性能与低成本的完美结合,在低空安防、要地防护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并被推荐为现场路演项目。电气学院王西超团队的飞行控制系统数字孪生构建了沉浸式虚拟飞行验证环境,集成了高精度动力学模型与实时视景交互,为飞行控制算法的研发、测试与人员培训提供了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强大工具,直接服务于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

在环保新能源领域,机械学院贺毅强团队的高效纳米管光催化空气净化器采用二级净化系统,特别是自主研发的高效光触媒滤网,可在可见光下高效降解甲醛、VOCs并杀灭细菌病毒,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

本届工博会上,我校参展成果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资机构代表驻足交流,为后续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奠定良好基础。(供稿:科技处)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