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使命勇担当 抢抓机遇开新局 持续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学校举办2025年秋季干部专题研修班
9月8日至10日,学校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暨谋划“十五五”深化落实“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秋季研修班。研修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二届三次全委会精神,稳步推进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以奋斗姿态和“干字当头、奋力一跳”的精神状态,做好“十五五”谋划工作,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
党委书记鲁雄刚传达了2025年秋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他指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对接落实好上海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高等教育重服务强贡献计划,是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深化学校综合改革,他聚焦“重服务、强贡献”主线,提出“融入大局、塑造特色、增强信心”三大发展实践路径,强调,“融入大局”,要面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塑造特色”,要深化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改革,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增强信心”,要以党建为引领坚定奋进目标,提升协同创新服务贡献水平,深入思考电机学院行动计划。他强调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要行动有力,全体干部要团结一致,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必须以闻令而动的行动自觉践行责任担当,在“闯”和“创”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以善作善成的实干精神助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党委副书记、院长龚思怡以“勇担使命、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为题,从发展方位、使命机遇、重点工作三大维度作工作部署,明确了学校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与实践路径。她结合教育强国建设、上海市教育强市建设及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等重大战略背景,深刻分析了在多重战略机遇与时代使命叠加的新形势下,学校如何找准自身对标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她强调,学校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市建设的底层逻辑,紧盯上海产业布局,聚焦服务产业领域,持续推动学校从基于系统内部比较评价体系的“小循环”,转向深度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循环”。她要求,全体干部要增强战略主动、提升战略能力、坚定战略自信,先干一步,先行一步,以学校发展为内核,筑牢建设电机的使命感、厚植追求卓越的事业心、汇聚团结协作的凝聚力、提振不懈奋斗的精气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颉,以《走自强之路,创卓越未来》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卫华,以《校企携手,同频共振,赋能新质生产力》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特聘教授周傲英,以《人工智能的启示与教育数字化的路径》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研修班上,校领导李晓军、刘彬、朱洪春、王志恒、王宏志、张川,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洪,深度聚焦谋划学校“十五五”和上海市“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一时代背景,围绕分管领域下的重点工作,分专题进行了部署交流,为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思想合力、描绘了规划蓝图、廓清了实践路径、注入了强劲动能。
本次研修班共分9个组,各小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围绕研修主题,紧扣研讨提纲,结合专家报告,从多个维度就如何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展开了热烈且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深化改革注入基层智慧。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刘博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张恒,材料学院张静,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炳辉,电子信息学院陈志敏,商学院袁君霞作为学员代表作了交流发言,集中反馈了本次研修的收获与感悟,畅谈了未来工作的思路与方向。
校领导、全体中层干部、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硕士学位点(专业领域)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现代产业学院负责人、各二级学院系主任、组织员、青年骨干教师代表等参加了研修学习。(供稿:党委组织部、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