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代浪潮下,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深化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由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处主办、电子信息学院承办的“‘智创未来・跨界赋能’2025年上海市‘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生暑期学校”于7月16日在上海电机学院临港校区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优秀研究生齐聚一堂,开启一段为期三天的学术与实践交融的精彩旅程,共同探索工程技术前沿与跨界创新路径。
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王宏志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指出在当前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领域对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及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师需求迫切。此次暑期学校的举办,是学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培养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他鼓励学员珍惜学习机会,积极与顶尖学者、行业专家交流互动,勇于探索创新,在实践中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他还介绍了学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特色与优势,以及为本次暑期学校所做的精心筹备,希望学员们能收获满满,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研究生处处长刘博敏教授对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研究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暑期学校的举办背景和主要流程。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暑期学校,为学员们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碰撞思想的平台,助力大家成长为具有跨学科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陈志敏教授对暑期学校的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次暑期学校亮点纷呈,将通过打破学科壁垒的跨学科课程、学术权威与行业专家的多元式授课、产业实践与企业参访的真实案例项目等方面,为学员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提升平台。
本届暑期学校以“智能驱动、跨界融合、实践赋能”为核心,围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设置专题课程、名家讲座、企业参访及团队课题等多元环节。特邀陆军工程大学吕绪良、上海交通大学沈红斌等国内外顶尖学者与行业领袖,分享智能技术赋能产业升级的前沿趋势,探讨多学科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加入本次暑期学校的学员,将自动成为“智创未来” 校友联盟成员,可优先参与后续学术交流、项目合作与职业发展活动,结识来自全国高校与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积累宝贵的学术资源。相信通过此次 “智创未来・跨界赋能” 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学习,学员们将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为未来成长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奠定基础,也为我国工程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供稿:研究生处、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