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电子信息学院与北京恺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在学生事务中心举行了一场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交流会议。双方围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由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亮主持。
电子信息学院教学副院长黎明在会上重点介绍了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规划与布局。他指出,学院将大幅增强学生实习实践实训环节比重,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培养模式。黎院长提出企业可有机融入学生十个月的实践教学安排,推动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针对企业关注的实训时效性问题,黎明副院长提出“实训流程前置”理念,建议在大三大四阶段结合企业需求开展定向培训,通过课程设计与企业标准的精准对接,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他同时倡议,未来可探索科研合作与项目外包等多元化合作形式,以产业项目为纽带,实现产教融合的连续性与长效性。
产教融合经验分享:校企协同育英才
恺望数据产教负责人熊威分享了企业在河南机电、上海建桥学院等院校的大数据产业学院建设经验,深入剖析了企业诉求与学校培养工作的契合点。她表示,恺望数据高度重视上海电机学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成果,期待依托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优势,深化校企在数据标注、激光雷达等领域的实训合作,推动学生专业与就业一致性发展。熊威进一步提出,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电子信息学院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孟银阔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强调数据标注产业“由点到面”的资源整合逻辑。他提出,学院将全方位引入企业资源,实现从培养方案制定到项目交付的全流程渗透,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关键环节深化企业参与度,达成“企业得人才、学校育精英”的双赢局面。
专业建设与合作展望:多维联动促发展
软件工程系主任李建敦老师结合高本贯通培养模式,提出将企业合作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的思路。他指出,通过发挥校企双方在技术资源与教学体系上的优势,可有效对接学生就业需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推动实习实训课程落地与产业项目精准对接,为大数据专业学生打造“学习—实践—就业”的闭环培养路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教师代表余翔老师以车厂OTA项目为例,探讨了高本贯通专业校企合作的实施路径。他建议,双方可围绕项目周期建立常态化探讨交流机制,通过长期稳定的合作,实现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的双向赋能。
会议最后,袁书记对本次交流进行总结。他指出,本次交流成果丰硕,双方就深入产教融合、拓宽合作形式达成高度共识,并确立了产学研合作意向。未来,学院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工程师”的角色蜕变,为临港新片区数据产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双方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协同创新为动力,携手打造产教融合新典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供稿 电子信息学院 李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