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我校创新发展研究所近期的科研与教学成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电机方案”。
可持续发展目标4旨在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团队成员高娟、李建仪、耿裕清、闫燕发表在SSCI期刊《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ary Healthcare》的论文“Evolving Trends in College Students'Health Education”强调,可以通过设立健康教育专项课程、为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定期开展学生健康评估、设立健康教育基金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该研究为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学校和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借鉴。
可持续发展目标8旨在促进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团队成员闫燕、高娟、江欣滢、耿裕清等发表在SCI期刊《Sustainability》上的文章“A Study on a New 5S Model of Decent Work Perception”首次提出体面劳动的5S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安全、支持、自我价值、技能和自尊在内的15个项目,用于测量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体面劳动”。5s模型的提出创新发展了体面劳动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更广泛的体面劳动全球应用增添了新内容。
目标12是确保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这是维持今世后代生计的关键。闫燕、耿裕清、高娟近日出版了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消费者行为学》教材,该书融入了丰富了消费者行为相关案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项目,以指导学生进行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分析、制定营销策划方案。该教材还为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平台和视频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
另外,团队成员耿裕清出版的教材《工业品营销(微课版)》提出了工业品营销人员实现可持续营销的路径,即服务重点产业、强调学以致用、使用工业旅游等新方法实现工业品可持续营销。该教材是学界十年来有关“工业品营销”的最新教材,并于近日获批上海市“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可持续发展目标17指出,要加强执行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团队成员高娟、闫燕、耿裕清、李建仪、白文倩发表在SSCI期刊《Adaptive Behavior》的论文“Research trends of cooperation in social dilemmas from 2003-2023”阐释了面对气候变化、流行疾病、资源短缺等社会困境时,合作的动力、策略以及促进因素。该研究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合作行为,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实践策略。
创新发展研究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的“电机方案”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重要的电机足迹。(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