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走出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的新路径?”10月20日,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的2024年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论坛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匈牙利、澳大利亚近10所高校、企业界和国内近30所兄弟高校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就应用型高校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加开放、如何创新合作、如何推动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期间,“上海电机学院中欧新能源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是上海电机学院与匈牙利纽曼诺亚什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德国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德国不来梅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共建,围绕能源电气转换与控制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氢能源电池系统的高效集成等方面开展研究,共同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应用。基于该研究中心,各合作方将积极开展新能源相关专业学生交换、研究生联合培养和研究人员互访;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共同申请中国和欧洲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这一中心的成立标志着上海电机学院在国际化科研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水平对外教育开放、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上海市教委国交处处长周勤健在致辞中表示,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正在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的国际教育体系,通过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打造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高地。要促进应用型高校对外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以前瞻性布局引进更多一流教育资源,处理好引进与吸收的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同时,要以高水平开放服务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统筹推进教育人才一体改革,打造跨学科平台,强化国际协同创新,提升高校创新功能。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苗挺在致辞中表示,临港新片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新片区正在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前沿阵地。他指出,临港新片区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和政校双方的紧密合作。新片区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他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加强国内外应用型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将‘开放兴校’作为学校重要的发展战略……”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开放是高质量合作的基础,创新是高质量国际合作的关键,发展是高质量国际合作的目标。对于如何开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她指出,一是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制度体系;二是要创新合作模式,创建可持续合作机制;三是要注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她强调,应用型高校在开展国际合作时,应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国际化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俞涛教授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学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逐步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2.0新阶段。他强调,应用型高校应该面向产业、面向国际化合作伙伴、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形成“九个一批”的发展格局。同时,他提出了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三扇窗户、两扇门、三个顶梁柱”的理念,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之友前主席赖纳·杜齐亚克教授作了题为《中德大学合作模式的最佳实践》的主旨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德国波鸿应用技术大学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工程学院项目,他指出,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还促进了中德两国在教育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他强调,中德合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高校的紧密配合、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他还分享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为应用型高校如何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徐惠钢以《探索国际产教融合新模式,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发展》为题,介绍了学校在国际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常熟理工学院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他指出,国际产教融合是推动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的重要途径。学校通过与国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同时,学校还提出了国际产业学院的倡议和理念,希望通过吸引企业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王宏志教授以《地方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实践与探索——以上海电机学院为例》为题,分享了学校在国际化合作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学校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对德合作、服务临港国际开放高地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成立中德产教融合中心,与临港新片区的德资企业建立联盟,推动实践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共享。他强调,国际化对应用型高校而言至关重要,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国际化理念不强、二级管理体系不完善、学生流动意愿不强、校外资源获取比例低、高校国际科技合作总体质量不高等。为了破解这些难题,学校提出了更新观念、加强宣传、拓宽资助渠道、发挥二级单位作用、加强平台建设等举措。他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推动学校国际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探索新路径。
下午,参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和“科研合作国际化”三个专题展开充分交流、共同探讨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和宝贵经验。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瑛分享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成就。她强调,学校融入九大核心能力,构建科教产教融合育人生态,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师。此外,学校还通过中老铁路等国际合作项目,推动教育走出国门,展现了中国高校在国际合作中的创新与活力。
德国维尔道应用技术大学约尔格·雷夫·斯特凡教授回顾了与中方长达25年的合作历程,强调相互理解和跨文化合作是未来合作的关键,期待未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教育创新,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学院企业院长、臻驱科技创始人沈捷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国际化要求入手,从临港新片区的高校和企业合作角度,解析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国际化培养新机制和协同培养新模式,探讨了具有良好国际化背景的企业和学校,通过制度化深层次合作,以产教融合模式,共同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的路径。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副校长安德鲁·大卫·鲍尔教授分享了该校在员工国际化策略研究、员工招聘、员工个性化支持、引才政策等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和成功经验。
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殷文以同济大学为例,探讨了中德合作的生态系统建设。他介绍了同济大学深化与德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国际交流的经验,强调构建国际合作生态系统对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重要意义。
西澳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杰奎琳·伯尔特探讨了教师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角色与发展。她强调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将国际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同时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她还介绍了西澳大学商学院在国际化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德国凯泽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教授马丁·波姆教授分享了该校在国际化教学方面的经验。他介绍了学校通过双学位课程、跨国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机会,强调校企联合项目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匈牙利纽曼诺亚什大学校长Tamas Fulop教授强调了中匈教育合作的重要性,分享了该校在国际合作、创新教育及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成就。他提到,通过与奔驰等领先企业的合作,致力于培育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人才,以此促进科技与教育的同步发展。Fulop教授着重指出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必要性,并展示了学生参与的太阳能赛车和氢能汽车项目,体现了该校在培养未来交通领域专业人才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德国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Benjamin Lehmann教授分享了该校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的丰富经验。他指出,通过与全球伙伴的紧密合作,学校在技术声学、信号理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强调了国际合作对于解决全球性挑战、促进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的重要性。Lehmann教授还介绍了与本地企业合作的成功案例,展示了不莱梅应用技术大学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执行院长肖俊杰结合个人科研经历,分享了国际科研合作对个人及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他介绍了上海大学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经验,强调高水平、深层次、宽领域、高质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发挥各个团队的专长与优势,实现技术互补,提高研发效率,加速科技成果的产出与应用,同时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方面也能开花结果。
本次论坛聚焦“开放·创新·发展”,不仅为国内外应用型高校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生动实践,为推动国际间的教育合作和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