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新征程:2024年新教师校本研修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4-06-13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中心、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人才交流中心) 浏览次数:327

2024年6月7日,在临港校区B教203教室举行了2024年新教师校本研修结营仪式,标志着我校为期2周的新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圆满落幕。

根据2024年市教委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安排和指南,我校5月27日至6月7日开展2024年新教师校本研修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教学实践和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提升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基本能力,助力新教师更好更快地融入学校教育环境,为学校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开班仪式:迎接新力量

5月27日,在行政楼230会议室举行了开营仪式,副院长杨俊杰代表学校向新教师们表达了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学校概况和未来发展愿景,为新教师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专题讲座:启迪思维,引领创新 

学校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科研能力提升、基金申请撰写技巧、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以及有效沟通与交流策略等方面,开展深入而精彩的讲座,不仅为新教师们提供了宝贵资源和实践经验,也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秋叶集团资深培训师带来的关于AI在教学创新中应用的讲座,也吸引了众多资深教师的积极参与。在讲座中,教师们学习了如何巧妙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和精准化的评估,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极大地启迪了教师们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思维,激发了他们对教育创新的深刻思考。


  

经验分享:传承智慧,激发灵感

为发挥先进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邀请了在教学科研及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优秀青年教师代表——材料学院林思琪副教授和设计与艺术学院周志勇教授,分享了他们在科研和产教融合方面的丰富经验。林老师倡导早期规划和团队协作,认为这是激发个人潜能、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周老师以自身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为例,鼓励新教师们勇于面对困难,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两位教师的经验和感悟,为新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激励新教师断前行,追求卓越。



政策解读:明晰规范和政策 

教务处袁伟光老师质量办许云丛老师和人力资源处李森老师在线建课、混合课程建设、教学规范教学综合评价和人才政策作了详细解读。为新教师们掌握基本的建课信息技术、规范的教学行为及学校的人才培育政策奠定了基础


   

产教融合:深化理论与实践

为凸显我校最产教融合的办学特点,让产教融合始终贯穿于教师的职业发展中,教务处陈年生处长新教师深入介绍了学校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行动计划;电气学院王芳老师和机械学院印松老师分享了他们在产教融合课程和项目化教学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此外,为加深对于学校“三双四共”培养体系的理解,研修班组织大家赴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学校氢能实验室开展现场实践学习,面对面与企业进行交流加深了新教师对学校产教融合特色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于教育与产业结合的深入思考。



教学展示:展现风采,提升自我

6月6日,学校组织新教师进行微课教学活动,21位新教师展示了他们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获得了专家评委的高度评价和宝贵建议。同时,在研修期间,各二级学院为新教师安排了多样化的教学研修活动,涵盖试讲、教学观摩和职业导师的个性化辅导。这些活动旨在全方位提升新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观摩学习、实践操作和专业反馈,促进了新教师教学技能的快速成长。

   

结营仪式:收获满满,展望未来

6月7日,在B教203室举行了结营仪式,新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心得和学习感悟杨俊杰副校长对新教师们的全过程参与和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解答,强调学校会为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最后,他为新教师颁发了结业证书



在研修初期,教师发展中心通过调查问卷,广泛征集新教师意见,聚焦于授课技巧、产教融合和教案设计等三个关键方面精心策划了此次研修方案。研修结束后,为了不断提升研修质量,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收集反馈,用于优化调整后续的校本研修方案。本次校本研修共持续2周,学校专题制定了研修方案和考核管理办法,共举办15场线下专题讲座,开展4次教学实践及现场学习;同时在线上也通过党委教师工作部网站进行了师德师风和教师发展的培训。研修期间,新教师们展现了极高的参与度,实现了100%的出勤率,全体参研教师均成功通过考核并获颁结业证书。

新教师校本研修是学校引才育才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研修,新教师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规范和科研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教师发展中心将继续围绕学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组织好新教师后续培训工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为目标,帮助新教师不断提教学科研技能和专业发展能力。(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韦艳丽)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