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电机 共话未来 学校成功举办第二届月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发布时间:2023-11-24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中心、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人才交流中心) 浏览次数:729

为积极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加大海内外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优秀青年学者间的学术创新与交流合作,学校于11月23日召开第二月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杨俊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人才工作处副处长赵静二级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人员以及60余名青年学者出席论坛,来自海内外6700余名青年学者通过实时直播观看了本次论坛。主论坛由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杨俊杰主持。



赵静在致辞中介绍了上海的引才机制、育才机制和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和行动。她表示,上海市大力支持高校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发挥高校汇聚人才的独特优势,让高校成为上海城市人才引进的主阵地、人才供给的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同时,她充分肯定了我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优秀成绩。



鲁雄刚围绕校史校情展开详细介绍。鲁雄刚表示,办学七十载,上海电机学院始终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坚持产教融合发展。他围绕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布局,阐述了学校在地区发展、人才高地建设及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使命。学校坚持将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培育体系,搭建好青年成长成才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产业、发展教育、培育人才,迫切需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加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用好上海的区位优势、临港的政策优势,以积极的态度加快推进具有影响力的全国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



人力资源处处长孙丽江全面解读学校的人才发展政策。以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背景,阐明学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宣传了“电机发展靠人才、人人努力皆成才”的人才工作理念,介绍了上海市人才计划、校本人才计划及临港新片区和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提供的保障资源,向优秀的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



材料学院金敏教授作名为“中国空间站生长InSe半导体晶体及质量优化研究”的特邀报告,分享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一些研究经历和成果,讲述了他的实验样品在空间站经历了“三个第一”的故事,呈现了一场极具前沿性和专业性的报告。

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李靖超教授、商学院耿裕清副教授作为已入职青年学者代表分享了他们在电机的成长故事,分别结合自己引进后学校在人才培养、支撑保障等方面对人才提供的支持,以及个人成长心得,阐述了如何将个人发展方向和学校发展规划融为一体,不断实现更高突破。 



青年学者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贾江波和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延明汇报了自己的求学和科研情况,分享理想和人生规划。

下午,6个学科分论坛同时举办,分论坛由各二级学院承办,分别为自动化与新能源分论坛、机械工程与设计艺术分论坛、材料科学分论坛、电子信息分论坛、经济管理分论坛、人文社科分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专题报告、学术研讨、人才洽谈多种形式交流活动,海内外与会学者围绕国际学术前沿问题和热点研究领域,与学院领导、专任教师展开了深入研讨,营造了积极热烈的交流氛围。



在建校70周年新征程的起点上,学校举办第二届“月河”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措施。本次论坛得到海内外青年学者的踊跃报名,学校将继续拓展人才延揽渠道,持续开展精准引才活动,搭建实现青年学者事业成长的广阔平台。(供稿:人力资源处)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