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
10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二级学院辅导员等,在党建服务中心在线观看了由上海市教委组织的集中备课视频,并就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具体结合进行了热烈讨论。
赵冰老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闪耀着理论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学深学透报告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特别要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要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学,准确而生动地将二十大的精神传达给广大青年,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刘妤老师提出要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自觉担负起坚守并扩大宣传思想阵地的重任,将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凯劳学院辅导员滕宇老师从自己的体育专业特长出发,注意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相关表述,认为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之外要积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达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电子信息学院张书娟老师用数字说话,通过学校就业工作克服疫情影响“逆势生长”的电机故事,发自内心地感慨: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党中央对就业工作和应用技术教育的高度重视,高校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好、传达好,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10月27日晚上,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学史明志”宣讲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欣诣老师作为此次备课会的主持人,从党的二十大召开背景及意义展开,向大家展示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并从序言、主体、结束语3个部分,由点及面,多层次、全方位向大家介绍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要点,突出讲解了报告中的重大理论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向宣讲团成员提出了宣讲建议,鼓励宣讲团成员努力做到宣讲的历史性、政治性和理论性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政治风貌和优秀的理论素养。
来自凯劳学院的胡文浩同学表示,通过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认识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识适应和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都发挥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篇大文章需要我们这代青年人不断努力、不断求索,为祖国的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切实把“走在前列”的要求体现到精神状态上,落实到学习工作上。
电子信息学院的周嘉钰同学表示,参与“学史明志”宣讲团的集体备课会,更深刻地理解到非凡十年推动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新时代新征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更有动力也更有信心为我们祖国的繁荣进步添砖加瓦。在宣讲中,不仅要让自己的宣讲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也要在形式上加以创新修饰,同时还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用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推出宣讲活动,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顾建伟老师大力支持并就宣讲团即将开展的党的二十大宣讲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在宣讲过程中紧紧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讲好理论知识;二是宣讲要突出政治性,提高政治站位;三是要学会运用身边具体实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解,真正做到学生乐听、有收获,宣讲团成员明理、增信、有成长。
10月28日,为了完整、准确、及时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再次组织全院教师在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的基础上,开展题为“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集体备课会。党委宣传部部长朱成实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集体备课会。
此次集体备课的主要教学思想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透”;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活”。会上,陈兰芝老师就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总体框架和十五个方面的主体内容进行了解读:一方面,从党的百年奋斗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逻辑维度,重点分析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逻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三个务必”与党的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在路上等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切入点和引领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问题提出了思考。胡欣诣老师作了题为“从二十大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专题备课辅导,重点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沿革,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时代意义。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的刘妤老师,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就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从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融入思政课进行了交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的盛青老师,从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领导,必须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张旭老师认为,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结合党史,讲好中国故事。党委宣传部部长朱成实提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完整、准确地融入所有思政课教学同时,要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通过集体备课,学院全体教师又一次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加深了对二十大精神的领会,为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更好地明确了方向,为高质量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了信心。(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