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唯可:找到方向+勤奋刻苦=抵达梦想所在

发布时间:2022-07-27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146

陈唯可,是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找对方向,勤奋刻苦,就一定可以抵达向往的地方”。


始于一场意外的失利


谈及考研的缘由,陈唯可提到了大一备考插班生时的经历。大一的她就早早地意识到,如果想要往高处走,大学就不能过得太轻松。这段备考插班生的经历,让她“沉浸式”体验了一把考研——高数、英语备考资料都来源于考研资料。图书馆闭馆后,会在A教自习室和考研的学长学姐们一起自习,接近十一点回寝。然而,天不遂人愿。这次努力的结果却以考插失败而告终。她开始思考:“我努力的方向对吗?我努力的方式对吗?”



经过一段迷茫后,她下定决心转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成功转专业后,学习积极性明显比之前高了,动力也源源不断。她保留了列计划的习惯,但不同的是,会考虑计划本身的合理性,增加复习的环节,并且参考学长学姐们的经验,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做规划,大致清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重心要放在哪里。

“从大一插班生考试失败后,就决定了要考研。可以说,大学四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考研这个最终目标做准备。”在学校官微的推送中,陈唯可也看到了许多学长学姐考研上岸名校的故事,她看到大家一些共同的特征:高绩点、多次获得奖学金、多次参与志愿活动……“我需要做的,就是见贤思齐,去争取高绩点、奖学金、参加活动等等。”她说,“好比临摹字帖,有了范本,再在其基础上写出自己的字。”


继以四年勤勉的奋斗


英语是一门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的学科,只有将基础打得足够牢固,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刚转完专业的陈唯可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习惯。她每天坚持早起,除了上课,其他时间基本都在图书馆。完成课上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就给自己安排更拔高的内容。在这种良好习惯的支持下,她在语言的学习中花时间去积累,下功夫去练习,为更高层次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英语学习方面,她坚持多听、多读、多背,同时也利用手机app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内容。“我认为学习是一种良性循环,既能输入又能输出。像学习语言,输出就在于说和写,那么你就可以去参加一些比赛,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更加真实地看到自己。”在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比赛前,她结合自己日常学习基础,针对比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2020年的9月底开始,她挑选了一本雅思和一本GRE的写作书,从这类高层次的学习资料内摘取话题,早晚各一个进行演讲背诵,并在练习过程中录音,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一遍一遍寻找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所在。在每天的学习中,陈唯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与机会进行练习,在每天去食堂吃饭的路上,陈唯可还会与学习伙伴一起找一个英语讨论话题进行对话,日复一日地提高着自己的口语能力。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努力,她在大学期间取得了多次竞赛好成绩,有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全国一等奖、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全国一等奖、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这样的正向反馈令我发自内心地快乐,竞赛中所收获的奖项和名次也使我有信心面对北大开放的试题。”


终而取得累累的硕果


陈唯可努力向上的生活态度不光让自己受益,也影响着身边的人。在与陈唯可一起结伴学习的施晨莺眼中,陈唯可是一个极度自律的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在同龄人中少见的。“陈唯可做事情目标清晰,有了学习计划后会细化每一部分工作,事情在她的手里都会变得井井有条,和她在一起学习,自己的情绪和状态也会被很好地调动。”

而陈唯可自己也谈道:“自进入大学校园,我在学习生活中就比较拼,到后来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她认为,既对大学四年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又把它们拆分成每一天需要按部就班执行的任务,这样一定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次的考研过程中,她也有一些经验想要和学弟学妹们分享。

一是要参考经验贴和历年考研真题。网上的经验帖很多,但是要筛选后再参考。最好挑选出个人信息和自己相似度较高的经验帖,参照这些经验贴的复习计划,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二是养成手写的习惯。在习惯了用电脑练习写作后,再用纸笔写作文很难写出来,达不到字数要求,而且卷面很糟糕。而尽早地养成手写习惯可以形成手感,上考场不会慌,多练习后还可以保证卷面尽可能整洁。

三是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平常练习的时候要给自己规定时间,比如用25分钟完成一道专业课大题等。习惯了以后,考场哪怕没有钟,自己心里也有数。在备考的后期,可以按照考试科目的时间来安排复习,在周末进行模拟考试。

回想最初报考北大的决定,陈唯可觉得,这其实并不是头脑一热,而是在不断尝试、失败、反思后所做出的选择,“考研上岸不是终点,在电机四年的回忆,也不会因为毕业而中断那些为梦想奋斗的日子,那些笑容、那些人都会成为我今后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来源:外国语学院  撰稿:潘帅豪)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