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8日下午,第四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笔译专家总评活动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浦秀路1268号的浦秀公馆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儒易培训学校、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组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上海电机学院副院长杨俊杰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杨俊峰教授、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欧玲书记(在线参加)、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张玉双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外语学院冯奇院长、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刘芹院长、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潘智丹院长、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陈秀猛副院长、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姜玲副院长(在线参加)、上海大学赵彦春教授、同济大学李梅教授、上海儒易培训学校创始人徐臻先生、上海浦秀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应彭华董事长、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曹斌董事长等30名高校专家及企事业单位代表出席活动。
杨俊杰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上海电机学院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致力于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本次“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旨在弘扬国学大美理念,传播中华文化,以赛促学,以训促学。同学们通过备赛和参赛,有利于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升语言实践和翻译能力,促进多语种的中华文化传播。
根据赛事安排,英、俄、德、法、日、韩六个语种的评阅专家分组进行了为时3小时的评阅工作。评阅过程中,总评活动巡察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外语学院冯奇院长、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陈秀猛副院长负责巡察监督,保障了评阅工作的透明、公正及顺利进行。
本次大赛有来自528家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共计6587人次参赛报名参赛。参加大赛的除了外语专业的学生和翻译专硕的研究生外,还有许多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和国际学生,他们通过积极参赛,提升了专业能力,用外语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是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北京语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上海儒易培训学校等于2018年联合发起,每年举办一届,主要通过上海世语翻译howord平台进行,笔译和口译均采用在线模式。大赛从最初的国内外语言类专业学生参赛,发展到至今吸引大批非语言专业学生和留学生参赛,从最初的英语单语种比赛发展到现在的日语、法语、德语、俄语、韩语等多语种比赛,历届比赛累计吸引500余所院校的35600余人次报名参赛,获得40余个国家、1000余万人次的关注。(供稿: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