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学校聘任李锦铭为航空产业学院(筹)特聘教授

发布时间:2023-03-20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177


为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快推进学校航空产业学院建设,720日上午,学校在临港校区行政楼330举办航空产业学院(筹)特聘教授聘任仪式。上海联航航空董事长、上海青浦航空产业协会会长李锦铭,中国东方航空技术公司总工程师郑旭然等12位校外嘉宾,校领导鲁雄刚、杨万枫、杨俊杰携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出席聘任仪式,杨俊杰主持仪式。



仪式上,鲁雄刚为李锦铭佩戴校徽,李锦铭向学校赠送航空发动机模型,杨万枫代表学校为李锦铭颁发特聘教授证书,学校教务处处长陈年生汇报了航空产业学院筹建的基本情况、阶段进展和规划设想,并就后期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受聘后,李锦铭表示感谢学校的信任,希望能够支撑学校办好航空产业学院,共同推动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就筹建航空产业学院,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创新作为。他指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已经为民用航空产业培养了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筹建航空产业学院可以更好集聚优势资源,创新推进航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架构。二是要久久为功。到2035年,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中心和协同长三角建设形成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的整体目标,需要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创新有为的应用型人才和管理服务型人才,为中国在航空产业全要素领域的人才、知识、技术和经验作贡献,电机学院位于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临港新片区,应久久为功。三是要干在实处。期待与学校一起在航空产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产业导师引聘、航空专业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等开展全方位合作,使航空产业学院能够切实发挥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产校共赢的作用。



作为航空领域的资深专家,中国东方航空技术公司总工程师郑旭然结合自身从事航空事业的丰富经历,深情回顾了东方航空的发展历史,并展望了东方航空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前景。他表示,随着全球航空公司在临港新片区的布局,未来的临港将是航空产业的重要基地。他对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打造航空产业学院予以充分肯定,表示愿意为航空产业学院实验室建设、教材编撰、课程开发、教具采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提供助力。

杨万枫表示,学校具备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筹建航空产业学院是学校通过多次深入调研后作出的重要决策,目前已申报了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未来希望通过产教融合的模式与航空企业一道推进航空产业学院的建设。



鲁雄刚代表学校欢迎嘉宾来校指导,向李锦铭受聘学校特聘教授表示祝贺和感谢。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把建设产教融合示范校的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将围绕上海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目标以及临港新片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核心区建设目标,聚焦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等产业集群,积极探索、打造以航空产业学院为阵地的产教协同育人新模式。他指出,一要汇聚航空产业、企业和行业的外部力量,做好航空产业学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二是要整合电气、机械、信息等学科专业的内部资源,做好航空产业学院发展动力的内部激发;三是要积极探索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思路,为国家航空产业发展培育更多更优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表示,有以李锦铭、郑旭然等行业精英的热心帮助和指导,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一定会将航空产业学院办好做强。(供稿:产教融合办公室、航空产业学院筹备组)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