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凯劳学院通过腾讯线上会议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评审会。会议特邀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院长张秋荣教授、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院长杨承三教授、上海电力大学何平教授出席,凯劳学院院长刘军、教务处饶蕾、凯劳学院教学副院长邵兵,以及物流管理(中德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德合作)、机械电子工程(中德合作)专业负责人徐旭、商雨青、孙渊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张秋荣教授主持。
邵兵汇报了凯劳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分别介绍了凯劳学院概况、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并就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原则、修订内容、修订特点做了详细解读。
在审议阶段,评审专家针对三个中德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结构、实践教学等进行了论证,对培养方案与《教育部合作办学评估指标体系》、德国ASIIN专业认证标准等对比情况进行了提问和讨论。杨承三教授就培养方案中的德语课学时、德国教授授课课程和占比等内容进行了审议讨论。何平教授从ASIIN专业认证出发,就ECTS学分、对应的技术委员会、课程知识体系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评议。张秋荣教授基于海事大学中外合作专业的经验,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要求、如何对接ASIIN专业认证等角度进行了指导。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符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国际交流发展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毕业要求设置合理,课程体系完整,将思政教育、语言教学、专业教学有机融合,能够支撑以实践为导向的特色专业能力培养。评审专家还就中德方承担的课程授课计划、必修课程调整后的替代方案等内容提出了建议。
饶蕾表示,学校一直对人才培养方案极为关注和重视,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顶层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书面保证,教务处将与二级学院一起完成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刘军对各位专家从课程、ASIIN认证等维度提出的诸多意见建议表示感谢,他表示凯劳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致力于更好地与德国合作高校的培养方案以及ASIIN认证体系匹配和对接,后续将根据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深入思考,做出进一步修订。(供稿:凯劳学院陆沛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