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师生抗疫日记之四十】教学与抗疫的“双战场” 我们责无旁贷

发布时间:2022-05-27 发布者:肖晔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37

作者:午丽娟,材料学院教师

2022年3月,疫情汹涌而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戛然而止,全市响起抗击疫情的号角,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和全院老师一起迅速统一思想、同心抗疫、投身教学,在社区打赢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和平稳地开展线上教学的“双战场”上彰显一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对标是追求,也是责任

3月中旬,学校进入封闭管理,教学工作全面转为线上,作为专职教师,承担两门专业课的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我深知线上工作的担子不轻,但毅然对标线下教学标准,以学生按时学、学得懂、做得出为目标,精心组织和准备。在优化两门自建课程的基础上,将更多精力放在开展课后讨论和作业、在线答疑、组织同学互助学等方面,努力缩短线上教学距离,全面掌握学习情况,通过个性化指导与共性问题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及时解决同学们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同时,我还积极增加项目式教学,逐张批阅近300张图纸,从一张张青涩的图纸到比较专业的装配图,问题被一个个解决,知识被一点点理解,能力被一步步提高。
两个月的线上教学,师生携手,确保了教学质量。

实干是力量,也是担当

3月28日,我所在的社区进入封闭管理,急需各类志愿者维持区内防疫和居民生活运转。我积极响应校党委号召,第一时间完成党员“双报到”,在科学防疫与诡异病毒较量的战场上,用实际行动展现一名党员的力量与担当。

志愿服务中,我认真参加每日小区安全巡逻,及时发现防疫漏洞;承担楼组医疗保障和互助关怀工作,为居民配药、老人生活提供帮助;对防疫工作建言献策,将核酸采样点从1个拓展为3个;加入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采集4000多人次信息。

在核酸检测任务中,有两次印象最深刻,一是我首次承担信息录入这一核心工作,恰逢检测系统更换,中午培训,下午上岗,时间短、任务重、不容错的情况下,我一遍遍熟悉操作流程,牢记操作要点。检测中全程站立,集中精力,认真核对录入信息,快速准确地补录居民手机、身份证等信息。任务结束已是深夜11点多,连续6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我顺利无误地完成了新系统的信息录入。

另一次是小区内接二连三出现多起散发病例,风险越来越大。不安,担心和质疑的情绪在居民中越涨越高,一触即发,志愿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和往常一样,凌晨5点半接到核酸任务,战友们准时出现在集合点,化身大白,没有退缩。我们能做的就是规划好核酸现场的每一个任务,用科学的组织让居民放心、安心。从分流风险人群、优化叫号方法、精准控制人数,现场消杀、保持距离到采样管拿取、防护服穿脱,每个细节都认真讨论和执行。作为信息录入的我,迅速制作了采集信息的正确姿势发布在小区群,倡议自带写有房号和人数的纸张,减少与大白接触,自制现场指示牌,安抚本楼组居民。精心的组织和细致、耐心的工作,让整个检测做到即来即做,安全有序,不仅赢得了居民对后续每一次检测的理解和配合,更有效地抑制了病毒在小区的扩散。

因为给学生解答疑问而将珍藏的鲳鱼从红烧做成了烤鱼,也曾因为在深夜给学生写下一条条指导意见后清醒地整夜未眠;曾在清晨的微光中一件件穿上防护装备;也曾在脱下防护服后,为了家中的孩子,一遍遍消毒双手和衣服......从3月到5月,从初春到夏至,这段时光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是一首奔跑的战歌,是一位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是电机人共克时艰、坚守职责的付出。
因为无数人的付出,回归往常终将不远!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