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校党委研工部主办的“云端研学,共促成长”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于5月14日正式开讲。第一讲由学校党委书记鲁雄刚教授分享《大科学装置发展对科学研究的机遇——新动态 新视角 新探索》,全校研究生参加讲座。
鲁书记的讲座以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切入,从上海光源(SSRF)的研究历程讲起,以“人造太阳”和“中国天眼”为例,介绍了大科学装置在数据及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利用上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当下的“科学设施建设新动态”,多维度介绍了多领域、大跨度、大融合的“科学研究新视角”,通过对传统研究思路的思考并结合对前沿科学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借鉴,提出了“科学研究新探索”,为研究生的科研之路指点迷津、导航引向。
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参加的研究生们收获颇丰。电气学院研究生陈鑫源同学表示:“很荣幸能来到现场,如果有讲座录制版,希望可以回放学习。”线上参加讲座的程渠超同学表示:“互动环节同学们太积极,自己没有得到提问的机会很遗憾,希望学校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开阔科技视野,更多地与专家近距离交流。”
电2064习晓飞表示:“鲁书记在讲座中由世界上的“人造太阳”到“中国天眼”再到“上海光源”,一层一层娓娓道来,为我们讲解了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对自己身处当前这个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社会而感到自豪。通过聆听本次讲座,我对今后脚踏实地进行科研的态度更加坚定,对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
机2161程淼表示:“鲁书记通过他的研究专题和大科学装置为我们讲解做科研的一种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引导初入研究领域的我们如何发散思维、多学科融合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以批判性思维阅读文献,选择优质文献。种种心得皆是宝藏,作为研究生一年级的我,将努力遵循前辈的优秀经验,不断延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着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供稿:党委研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