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康城第四居委下沉力量临时党支部,人物:江文毅,上海电机学院工业技术中心教师
上海康城第四居委有一位平凡的志愿者,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他就是上海电机学院的一名党员教师——江文毅。从3月中
旬开始,小区开始了长时间的封闭管理,随着疫情的发展,加上住户数量庞大,面临的情况甚为复杂,需要人手的地方很多。在这个“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江老师深感自己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因此,在所住楼栋还处于封闭管控的时候,就通过“先锋上海”小程序进行了党员社区报到,并主动与居委会进行了联系。楼栋解除封控后,他第一时间便前往居委会主动请缨、领受任务,以一名党员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上岗后第一个挑战是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搬运、分拣、配送“爱心菜”,整个人套在大袋子里,稍动几下便全身冒汗,没干多久就已浑身湿透,对于像江老师这样平日里难得干体力活的志愿者来讲挑战着实不小。但为了保障居民们日常生活,江老师和志愿者伙伴们二话不说,一起尽全力及时将物资分送到了每家每户。除了食品物资,江老师还负责小区部分楼栋居民药物的配送,经常的穿梭让他比外卖小哥还熟悉小区地形。
这一身承载使命的“大白”装,成了江老师多数时候的职业装。抗疫志愿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协助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和秩序引导等一系列辅助性工作。4月初的一天清晨,不到六点就开始核酸采样,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检测采样需要到每栋楼分别开展。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江老师在做好核酸采样扫码登记的同时,还担负起了维持现场秩序的任务。期间,见到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和怀抱幼儿的家长,江老师便主动和邻里们沟通,让他们优先采样,尽量减少他们的等待时间。那次的核酸采样一直到下午才结束,医护和志愿者们都很累。不过当看到小学生做完采样后向他们敬队礼、居民们连声道辛苦表示感谢时,江老师说自己再忙再累都值了。
还有一个下午,居委接到紧急指令,需要志愿者协助医护人员前往封控楼内上门单人单管进行核酸采样,江老师主动报名参加。当时恰逢启用新的核酸码,很多居民还不了解如何操作,江老师就挨家挨户耐心地指导,一直做到了凌晨。当时,有一户居民家庭拒绝核酸采样,即便说明利害关系,还是执意不肯开门,为避免让其他住户久等,江老师果断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先将楼内其他居民逐一完成采样,最后再做讲解和安抚工作。在采取措施前,他先从邻居中打听,了解到不配合采样是因为家中有即将高考的学生,担心上门采样会把病毒带入,所以不敢开门。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江老师便主动和该家庭沟通,和采样医生一起当着户主的面,对身上的防护服外层和手进行了反复消毒,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配合,终于在凌晨3点左右完成了全部500多份的单人单管采样。这一夜,防护服里的江老师再一次被汗水浸透。
这段时间以来,积极配合医生做核酸采样成了江文毅的家常便饭,只要有任务,他每场都不落后,总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且按时完成任务,每次的采样量都接近800份。有一次,因某种原因,个别楼栋没能及时安排志愿者配合导致核酸采样工作迟迟没能开始。为了保证当日小区核酸采样能完美收官,江老师再次请战投入剩下的楼栋采样。此时的他刚换下“大白”防护服,随后又重新套上了大白服,一头扎进了工作中。由于当时居民已经等待了较长时间,多少会有些小小的牢骚,到了相关楼栋后,江老师主动跟楼组长、居民解释沟通,获得了大家的配合和谅解,顺利完成了采样任务。
志愿者的工作让江老师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基层干部和医务人员的辛苦和压力。抗击疫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江老师把入党誓言践行到了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实际行动中,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个一”的要求,第一时间收到信息、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达,他也确实做到了。他说,我要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党旗增光。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