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师生抗疫笔记之三十二】成为一个有温度的电机人

发布时间:2022-05-25 发布者:肖晔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78

作者:张泽坤,凯劳智能制造学院教师

自3月13日学校实施封闭管理以来,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我报名了“党员先锋岗”,和学院领导、同事们一起,守护校园、守护电机。虽然我博士毕业进入学校工作刚刚满一年,但通过这一个多月的防疫抗疫生活,让我“零距离”体验到了电机校园的精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也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向一个有温度的电机人逐渐靠拢。

疫情防控不松懈,教学科研不停步

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教学是我的本职,疫情期间我通过线上直播方式给学生上课。在授课中我注重积累,确保线上授课有序有质。在主讲的《工程制图》课中,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面对此次疫情,由于前期准备较充分,我的教学工作进行得也非常顺利。

我指导学生参加智能制造大赛、第十二届“上图杯”创新设计大赛和毕业设计,详细制定了备赛时间表,定期召集学生进行线上会议,梳理考察知识点,查缺补漏,答疑辅导。

作为青年教师,我延续了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定期与同专业的老师探讨交流,碰撞学术思维的火花,扩展研究的眼界,扎实推进科研工作。

机械制图课


“上图杯”备赛

毕业设计

深入学生宿舍,争做“党员先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因为学生生活园区网格化管理人手紧缺,得知这个情况后,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我主动响应号召,申请成为“党员先锋岗”的一员,冲锋在前,亮出新时代党员的底色。

我和学院辅导员张艺群老师在生活园区组织学生做抗原、做核酸,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一天两次,朝起暮落。

在围合组织学生做核酸

使命在肩,做好教师志愿者

利用周末两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我在一食堂承担志愿者工作,“黄马甲”变身食堂秩序管理员、口罩佩戴提醒者,清晨6:30上岗,每天工作近8小时。在同学的配合下,食堂的秩序井然,运行高效。

担任一食堂志愿者

入驻封控区,与学生共克时艰

4月26日,因学校启用应急预案,对学生宿舍31宿进行封控管理。当晚我申请入住,投身于学生管理和服务中,陪伴学生完成封控生活。搬运一日三餐、矿泉水等物资到各个楼层,成为每天的规定动作。套着闷热的大白服,虽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要以实际行动给防控区的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榜样。

在与学生同吃同住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同学们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焦虑。由于封控期间不能使用公共盥洗室洗澡,同学多少会有些情绪。因此,在每天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实做细,在发放物资、组织核酸检测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遇到有情绪的同学及时进行疏导排遣。

我在31宿“德泰书院”的临时“小窝”


在31宿搬运物资

疫情防控践初心,积极行动担使命。校园实施准封闭以来,在学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学校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富有成效。疫情下,我与学生从“面对面”的师生,成了“肩并肩”亦师亦友的伙伴。我是无数电机党员教师的一员,从“面对面”到“肩并肩”,这也是有温度的电机人的真实写照。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