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师生抗疫笔记之二十六】战“疫”一线,守望护航

发布时间:2022-04-26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59

采写: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外国语学院专班辅导员在校党委及学院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各项部署要求,坚定打赢疫情防控信心,亮明身份,坚守岗位,迅速行动,把工作做到每一位同学,积极当好防疫知识宣传员、思想引导员和心理辅导员,形成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全力应对严峻的疫情挑战,用行动诠释初心 以实干践行使命。

“疫”路有你,贴心护航

此次疫情的来袭,让平日里看似寻常的工作变的如此不寻常,在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余志鹏老师始终默默坚守岗位,用心守护每一位同学的身心健康。在负责外国语学院日常事务性工作及自己所带班级同学的同时,他还肩负着35宿566名同学的疫情防控管理工作。身为同学们的“大家长”,面对着每天一次的抗原检测和核酸筛查,不定期的物资发放、线上谈心谈话以及封闭管理期间同学们各种各样的疑问,他往返奔波于校园内各个角落,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心声,用心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每次入睡前,余志鹏也都会将手机特意放置于枕头旁边,生怕漏掉任何一条重要信息。

作为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余志鹏带领学院团学骨干与广大团员一道,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聚焦倡导引领,关切同学需求,切实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网络宣传、志愿服务、传媒信息发布、线上培训、文娱创作等创新形式陪伴广大同学共渡难关,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在班级里一位同学突发疾病的紧急时刻,余志鹏在深夜之中以最快速度奔向学生宿舍,在得到校医院医生诊疗结果和转诊意见情况下,陪护将其点对点护送至校外医院进行诊疗,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并做好安抚工作......“当时顾不上别的事情,每位同学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孩子们既然来到了学校,我们作为“大家长”就应当尽全力照顾好每一位学生。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要第一时间出现才能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在这个特殊时期,类似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余志鹏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

同心抗“疫”,共渡难关

作为学院专班教师的一员,李凡老师在校坚守已有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的校园生活让李凡老师感触颇深。她说,准封闭管理期间虽然师生进出校园受到了限制,但学校各部门为了全力保障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所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让所有师生都感到“温暖不寂寞”。

作为任课教师,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虽然不再有铃声响起,虽然不能面对面交流,但师生依旧按照课表时间准时开启线上教学和学习。在此期间,李凡老师根据同学们对线上教学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网课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在网络课堂上,李凡老师也积极关心同学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引导大家调整好生活和心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为了配合学校学生生活园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也更大程度发挥专班人员的作用,李凡老师也加入到了党员先锋岗的工作行列,积极参与寝室围合工作,组织学生做抗原测试和核酸检测,每天来往办公室和学生寝室之间,这段路程给专班工作赋予了更大价值。为了丰富学生们疫情期间的课余生活,李凡老师还开展了法国文化交流分享线上讲座,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疫”无反顾 ,用爱引领

辅导员朱丹老师第一时间响应学生工作专班要求进入学校,主动走近学生,关心生活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为困难学生送去爱心水果和牛奶;协助学校组织校外36宿学生搬迁工作;开展疫情防控主题班会,呼吁每一位同学主动承担青年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配合学校管理规定,共克时艰,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作为外国语学院第四党支部书记,朱丹积极响应上海市委组织部向上海市共产党员发出的号召,拟定支部疫情防控倡议书,号召支部党员主动亮身份、见行动,学校、社区“双报到”,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联系服务群众。同时,带领支部举办“清明云祭奠 重温抗疫精神”党支部活动、疫情防控专题组织生活会等,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政治责任。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朱丹还心系2018级学生的考研、就业工作,针对不同学生就业意向精准推荐不同的工作岗位。例如结合个人求职意愿推荐合适的学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项目,推荐学生参加空中双选会、专场招聘会、求职技能训练营,指导学生修改简历,督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让疫情严峻当作自己“懒就业”的理由;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等,朱丹积极提供一对一帮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他们就业等,通过分类帮扶、精准发力,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努力把疫情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