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沛烨,上海电机学院凯劳智能制造学院教学管理与评估办公室主任
前记:
作为凯劳智能制造学院直属党支部的一名90后党员,陆沛烨老师身兼教学、学院行政、德语教师、兼职辅导员等多重角色。学校实施准封闭管理以来,她一直坚持在专班前线未曾踏出校园一步,她认真践行着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2021年3月31日是学校采取准封闭管理模式以来,我作为专班工作人员在校工作的第15天。这样全新的工作模式下,24小时坚守校园,每天深入学生宿舍与同学们近距离交流,给了我不一样的工作感触。
管理服务有条不紊,平凡中的抗疫坚守。教务方面,我按照学校教务处学期初下发的工作安排扎实推进;财务方面,我每天尽快处理报销手续,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在人事、工会工作方面,我也努力做到了常规工作平稳落实。
每天我都要前往行政楼数次。一来一回间,看到的是无数坚守平凡岗位、携手抗疫的电机人。
走访学生宿舍,传递人文关怀。利用晚间学生没课的时间,我一直走进20宿和28宿学生公寓,那是凯劳学院的女生宿舍。我想用平常的聊天方式,走进学生的一方天地,了解准封闭状态下她们的线上学习和生活状况,听听她们对于网课的想法和建议。我试着从她们的视角出发,去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努力以一名“良师益友”的身份,去帮助他们排解困惑焦虑的情绪。
在20宿女生宿舍与同学们交谈
组织线上班会,传达防疫精神。疫情无情,线上有爱,作为中德1923班班主任,我组织召开了疫情防控主题班会,传达学校防疫精神,督促同学们每天健康打卡,每周进行核酸检测,宅校宅家认真上网课,让身在校内外的同班同学彼此心更近、情更坚。
中德1923班线上班会
参加防疫培训,深感使命在肩。根据安排,我参加了由学校卫生所组织的“防护服穿脱”演习。通过卫生所医生的讲解演示,先手部消毒,依次戴好头套、口罩、护目镜,由下自上穿好防护服,“大白”既视感顿显。防护服的一穿一脱间,让我深感使命在肩,疫情就是集结号,同心抗疫,守土有责。
身着“大白”防护服
专班工作有温度,抗疫工作有力度。专班工作忙碌而有序,疲惫但快乐,学校以及凯劳学院领导、老师们的关爱,让我这种平凡中的坚守变得温情而有温度。更让人感动的,是凯劳学院同仁之间的相互鼓励、齐心协力的干劲,让抗疫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学校发放的慰问品
企业捐赠的水果
没有一个严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迎来上海的疫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