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献忠,上海电机学院工业技术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直属党支部书记
2022年的3月,位于临港新片区的电机校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蓝天下玉兰花正在悄悄绽放,桃花吐蕊,美好静谧。然而,就在我们享受春日校园里的美丽风光时,奥密克绒病毒也加紧了肆虐的步伐,在上海开始了大范围的传播与扩散。
迅速行动,未雨绸缪
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正确指挥下,工业技术中心(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党政积极行动起来,多次召开中心防疫工作小组会议,讨论并反复修订应急预案。根据中心的教职工分布在3幢楼的实际情况,我们第一时间确定了楼长,又在每一层指定了层长;在教职工的安置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人员安置的楼宇、房间号和室长,构建了疫情防护工作的三层组织架构。
为保证防疫工作预案的实际效果,中心党政深入到三栋楼的各个房间,仔细地和老师们一一沟通,细细叮嘱,反复交流,提醒教大家带好个人防护和必备的生活用品、作好线上教学的前期准备,确保每个环节责任到人,也尽量照顾到每位教职工的合理需求。
细致排摸,矢志坚守
进入3月中旬,上海的疫情愈发严峻起来,学校也进入了校园准封闭管理状态。每天的健康登记、疫情管理的数据梳理、每个老师的心情和思想状态,中心都有专人在关心、在提醒。在相互的守护中,中心的各项工作保持了顺畅运行。
党员同志们积极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参加工作专班,踊跃冲在一线。随着线上教学的全面开展,部分年龄大的老师遇到了不少困难,党员干部、党员老师、入党积极分子们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主动分担了部门老教师的线上教学任务。
“电气技术基本训练”实践性很强,在线课堂上纯语言的描述难以取得好的效果,老师们便录制了实验设备、实际操作的短视频,以及专业软件应用视频及各个教学模块重点难点分析的视频,同学们可以反复观看、细细琢磨,从而更好地增强认识。对于“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实践训练”课,老师们也贴心准备了专业应用软件,方便学生在电脑上模拟完成数控机床、数控雕刻机、激光内雕机、3D打印机的程序编辑、模型分析的实际操作训练等内容。同时,老师们还通过QQ群与学生进行实时的在线交流与教学互动,并督促同学们按时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更好地巩固知识点。
课程QQ群的师生交流
通过加强工科基本训练系列课程资源建设,学生获得了更加直观的体验和更多的线上动手实操机会,通过线上学习与交流、线上实操与训练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进而有效提升了线上实践教学的课程质量。
学生提交的作业
拓展平台,主动出击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升级,工业中心抓紧推出了“i工创”微信公众号,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平台。但此时多名创新创业工作骨干都陆续被封控在小区里,没有办法进校现场指导。对此,中心积极启动远程指导模式,以“腾讯课堂”为主要平台,开办了每周一期的“创新创业零距离”系列讲座,从政策解析、实践分享、案例分析、比赛技巧等多个维度激发培育同学们创新创业的热情,构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工作氛围。
创新创业线上报告会
病毒无情人有情,工业技术中心的所有老师,在这特殊的阶段,以自己默默的坚守,认真执行学校和中心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坚守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校园抗疫路,正是有了这些可爱的老师们的共同守护,才让我们感觉到倍加温馨、倍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