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师生抗疫笔记五】心中有爱,春暖花开

发布时间:2022-05-25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48

刘丽雯,商学院国贸2022班学生

2020年初疫情突然爆发时,我们都措手不及、惶恐不安。我们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知道是否会被隔离、确诊,甚至是否会面临生命危险。那年我正好高三,临近春节,本该是喜悦热闹的街道,却突然少了人烟,人们纷纷戴起口罩,足不出户。每天新闻上播报着确诊病例,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那么多的家庭和生命,每每让我的内心隐隐作痛。

那段日子,我因为疫情不得不在家里上网课备考,后来终于返校了,高考也延期了,但我总算平安顺利参加高考并进入了大学。本以为那样严重的疫情再也不会出现,未曾想2022年春节后,疫情又一次来势汹汹。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件自己抗疫的亲身经历。

寒假返家被隔离

2022年寒假,我从上海坐了10小时的高铁回家,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但第二天一觉睡醒突然被通知要隔离14天。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开始父母也难以接受,但他们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下来,为我收拾行李准备隔离事宜。

由于隔离酒店已没有床位,父母为我在外租了屋子隔离,住进去之前,父母尽心尽力地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还耐心嘱咐我里面的设备怎么用、要注意那些事情。隔离开始后,父母每天为我送来一日三餐及生活用品,每次他们都是隔着一堵墙、一扇门喊我出来拿饭或者是给我打电话叫我领饭,听到他们的声音时我总是既开心,又无奈,还时常感到心酸。因为隔着薄薄的一堵墙和一扇门,我却无法看到我的家人。

隔离期间,我每天都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看到那一平方米大的天空,只能感受到微弱的阳光,也感受不到太多的新鲜空气。但这些都不是最让我难过的,最让我难过的是那种封闭的状态,是那种见不到家人、朋友,以及和外面的世界脱节而致的内心孤独与迷茫。不过事情的另一面是,虽然我没办法外出玩耍,不能和家人朋友面对面交流,却突然拥有了大把的个人时间和独立毫无打扰的个人空间。我努力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间或欣赏早已在心中种草的电影,以及制作送给朋友的手工礼物等,日子居然一天天充实起来,14天的隔离时间居然没怎么难熬就结束了。

这次隔离,让我更加体会了亲情的可贵、自由的可贵,更加理解和体谅了父母的艰辛不易,更加感受到了父母在言行举止之间对我满满的用心与浓浓的爱。

宿舍生活独一人

因为近期上海疫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学校于3月中旬实施了校园准封闭管理,允许在上海有固定居所的同学离校返家,我的舍友都回家了,留下我一个人在宿舍里。我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我喜欢有人陪在我身边。一想到接下来要一个人在宿舍里生活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我就感到难过和不安,我甚至在某个夜晚情绪激动到止不住的害怕和悲伤。

舍友和朋友们给了我安慰和开导,我也在短暂的不适后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虽然可能一个月都没有舍友的陪伴,但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做想做的事情,我可以安安静静地上网课、看书、在宿舍做运动,我还可以走出宿舍感受校园的美好、观察校园的变化、体会身边的温暖。校园的准封闭管理在造成一定不便的同时,也给了我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期待与更美好的自己相遇。

  

关于疫情,我们常常听到两句截然不同的话,一句是“疫情夺走了我们的青春”,一句是“疫情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两句话对于疫情的态度完全相反,其中的变化也许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吧。也许是曾经隔离时,父母浓浓的爱给予了现在的我面对未知的勇气与信心;也许是疫情之下,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让我不再害怕孤独、内心充满温暖;也许是社会上那些勇敢的逆行者,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经历着疫情的我们,在不断长大。小时候我相信人是靠着他人的善意而活得更好;现在我觉得更应该让自己变得强大,用力量和善意让自己和他人过的更好。虽然疫情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拉大了,但人与人的心灵却往往因此更加紧紧相贴。谢谢你们的存在,像是我生命里的一束光,散去了我心中的重重阴霾。

三月上海的天气变化多端,前几日还是温暖和煦,这几天却又气温骤降、风雨交加,但我的内心仍有无比的温暖与富足。大自然的冬天虽然还没完全离开,但我内心的冬天早已经过去了,校园里月河河畔的垂柳如烟,春天的花儿在我的心田朵朵绽开,那是生命的喜悦和爱的感悟。我相信,只要心怀爱与善意,春天的花儿将在我们的心田永远绽放。

我相信,心中有爱,春暖花开。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