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毕业生都想去的 才是人才高地

发布时间:2021-12-07 发布者:邱骋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53

上海电机学院电气工程专业2022届硕士毕业生唐旭晖在临港生活三年,感慨每时每刻都目睹新片区奋进,自己也憧憬临港发展的无限可能。在学院就业老师指导下,他已与落户于此的上海积塔半导体有限公司签约。

   像唐旭晖的故事,在临港高校里还有很多。日前举行的“临港新片区大学生就业论坛暨上海电机学院2022届毕业生信息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光上海电机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有169人扎根临港,占比居临港高校前列。

   拓展“临港朋友圈”

   临港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增强,离不开大学不断拓展“临港朋友圈”。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张跃辉介绍,该校将“服务毕业生在临港新片区就业”作为重要就业质量提升目标,依托临港管委会和产业区,共享共通信息平台,积塔、航发、特斯拉等知名企业陆续成为重要的“朋友圈好友”。“学校每年举办两场超过250家招聘企业的大型招聘会。其中,至少三成企业来自临港新片区。”

   记者注意到,上海电机学院2021届毕业生服务国家重点建设领域、建设地区的人数占就业人数的75%以上,服务浦东“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临港自贸新片区“4+2+X”的前沿产业体系发展规划的毕业生占就业人数的近两成。

   “00后”看重企业品牌

   论坛上,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吴能武表示,2022届的上海高校毕业生预计达21.7万,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1万左右。而从全国来看,2022届的高校毕业生规模将突破千万,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将面临不小压力。他透露,今年上海积极出台促进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毕业生初次的落实率达95.59%,继续位列全国首位。

   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学工部部长尚海龙说,当下毕业生就业期望不断提升,“00后”毕业生求职更看重企业品牌效应,职业选择进一步呈现多元化。同时,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学生“慢就业”“懒就业”的心态,也给就业工作带来挑战。

   论坛上,“上海电机学院‘订单式’培养育才模式”吸引与会高校、企业代表的注意。该校先后开设三菱电梯“项目经理”联合培养班、华虹集团“芯片制造工程师”定制培养班、宝钢人才定制班,为企业输送135位优秀毕业生。

   好政策 好环境

   上海近日发布的一则重磅消息也引起论坛与会嘉宾的关注:开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落户受理工作,并试点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就业的本市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符合基本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

   “年轻大学毕业生毕业了都想去的地方,才是人才高地。”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顾长石表示,到2035年,临港将努力打造成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这也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良好成长平台”。他透露,临港新片区预计新增供应1600万平米各类住宅,包括人才公寓、公租房、商品房等,为大学毕业生、新引进人才等人群提供保障。 本报记者 郜阳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