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同学们的视野,11月23日下午,上海电视台主持人、电视新闻中心团委书记臧熹做客我校博学讲坛,应邀为我校学生解析社会热点中的主流价值观。
臧熹从曾在国际上获得普利策奖的《饥饿的苏丹》照片出发,结合国内的“药家鑫案”、“王伟坠机”事件等展开对关于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探讨。“做有温度的新闻,做有灵魂的新闻人”是他的座右铭,他认为,作为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新闻人,要坚守道德底线,多角度还原事实的真相,才能使群众做到不泛道德化、不极端民族主义、不反智主义。讲座中,臧熹通过一组组生动又直观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新闻工作者的辛苦和心酸,通过几个深刻又有深度的发生在他身上以及身边人的小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扛在新闻人身上的大责任;从他幽默风趣的讲述中,让我们看到记者的生活大多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与泡面为伴,以天为席,以地为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作为一个记者、播音员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岗位的责任感,正是这份热情和责任,作为新闻工作者就不能是旁观者,他们都是参与者、记录者、建设者,更是美丽梦想的缔造者。
此次讲座座无虚席,掌声不断,臧熹老师平易近人的态度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讲座中所流露出的踏实的工作作风感染了在场的师生,故事里传递的正能量,渗透的价值观念引发了同学们更深刻的思考。
此次博学讲坛由上海电机学院团委主办,高职学院团总支承办。(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