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赋能 实战磨砺 上海电机学院研究生代表完成欧洲实践研学

发布时间:2025-09-22 发布者:肖晔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浏览次数:13

2025年暑期,上海电机学院组织研究生远赴德国、意大利,围绕智能制造、能源装备、先进控制等学校重点发展领域,开展深度学术交流与工程实践,有效拓展了国际视野,提升了跨文化沟通与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德国European Project Semester”项目

本项目派出电气工程学院3名研究生赴德国萨尔布吕肯工程与经济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为期四个半月的欧洲项目学期(EPS)。项目以“嵌入式系统与工程管理”为主题,聚焦工业4.0背景下的智能控制与系统优化,涵盖专业课程学习、企业实践与文化体验三大模块。



学生在Arduino实验室、传感器系统、工程管理等课程中掌握了硬件开发与系统仿真关键技术,并在企业实践中参与“介电弹性体检测自动化升降装置”与“智能能耗优化系统”研发。通过德方导师严格的技术评审和多轮方案迭代,学生不仅提升了运动控制、算法实现与能源优化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更深入理解了德国工业文化中对数据精准、文档规范和流程严谨的极致追求。



项目有效强化了学生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的系统思维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我校构建“双培养主体、双教师队伍、双能力培养”机制、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的重要国际实践,也为对接上海世界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储备了具有德国工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意大利“中意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CI-LAM Summer School”项目

我校机械学院与电气工程学院2名研究生赴意大利参与由清华大学主办的CI-LAM暑期学校,开展以“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双周学术交流。项目融合黑客马拉松竞赛、顶尖企业参访、高水平讲座与文化考察,全方位展现“意大利制造”在精密机械、数字孪生、产教融合等领域的创新生态。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此相聚,虽文化背景各异,却深切体会到工程技术语言的相通性。我校学子积极融入国际团队,在技术研讨与项目协作中主动交流、深入思考,不仅在专业认知上与全球前沿保持同频,也在跨文化沟通与协同创新能力上获得显著提升。


 

学生参访了ABB、施耐德电气、Tenaris等全球领军企业,系统考察了柔性生产线、数字孪生运维系统和精密光机电控制技术;通过聆听中外专家在绿色工业物联网、边缘智能计算、机器人学等前沿领域的讲座,拓宽了学术视野与研究思路。在贝加莫创新区与联合实验室的参访中,学生对“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运作模式有了直观认识。


 

项目显著提升了学生在智能控制、能源优化与跨文化协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在沟通表达、团队协作与国际化工程思维方面进步显著,是我校推进“中意实验室平台搭建”、强化“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也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所需现场工程师成长摇篮”建设提供了实践支撑。

 


2025年暑期研究生出国交流项目是我校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对接世界先进制造体系的关键一环。通过德国与意大利两项高质量海外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先进制造与能源装备领域的前沿技术,更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锤炼了工程实践、创新思维与协作沟通能力,充分体现学校“扎根临港、立足上海、服务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学校将继续拓展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建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应用型特色高校和卓越现场工程师培养高地。(供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