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学校党政统筹带领之下,经过14个月的全面更新升级,学校临港校区图书馆焕然一新,将于9月12日启动试运行,并于10月11日“上海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我校举办之际,正式开放,以崭新面貌迎接广大师生。
试运行前,龚思怡院长、王志恒副院长带队对图书馆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大修后空间布局优化与功能服务提升的成效,特别是图书馆全力以赴、高效迅速的回迁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以高质量服务支撑教学科研需求,全面提升使用体验,助力学校加快建设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
升级改造后的图书馆不仅在空间布局上更加科学合理,更将校训“明德至善、博学笃行”深度融入各楼层的功能设计中,每一层均具备独特的功能定位,通过精心规划,为师生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学习体验。
二层“笃行·科技”以科技与时代感为核心,将融合后续建成的“红旗书墙”和“工匠馆”,打造创新学习空间,推动未来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配备场景化多变型家具,支持多种学习形式,显著提升阅读体验。
三层“明德·人文”凸显人文与艺术特色,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营造集学习、休闲与音乐功能于一体的文明素养空间。特别设置了音乐书吧与博雅美育空间体验区,兼顾舒适性与美学氛围。
四层“至善·语信”聚焦语言文化与信息科技的有机融合,设有特色书区、交流区及隔离式自主学习空间,支持学术研讨与深度学习。家具选材耐用、布局灵活,有效满足语言与信息技术融合学习的需求。
五层“博学·综合”整合跨学科工具书与文献资源,构建从文学艺术到综合类图书的复合阅览环境。阅览区家具设计兼顾实用与舒适,贴合多学科使用特点,进一步提升阅读与学习效率。
试运行期间,读者可通过一卡通或二维码等方式便捷入馆,图书借阅、学习。图书馆打造了笃行•星河、笃行•问天、笃行•北斗、明德·翰林、明德·辩章、至善·拓扑、至善·创芯、博学·求索、博学·思贤等25间特色各异的研讨室,正式开馆后全部可预约使用。新馆引入定制化的AI馆员上海电机学院“智书童”,支持语音与文字双模式交互,将成为智慧图书馆时代的服务新窗口。还配备静音仓,步入其中接打电话、专心背诵或视频会议,即刻取消“静音模式”。
新学期,新气象,图书馆将以全新环境、优质服务与创新理念,为全校师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全方位系统支撑,助力每一位学子在知识海洋中扬帆远航,在学术道路上行稳致远。(供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