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志刚:在产教融合与科技创新上积极探索

发布时间:2023-05-16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322

日前,我校连志刚教授获评2023临港十大科创先锋提名人物。该奖项旨在表彰优秀科创人才推动广大科创人才勇于探索实践、积极创新创造、扎根临港发展。



如何在日常教研工作中做实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一直以来都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多年来,连志刚教授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保持了旺盛战斗力,做到教学、科研、育人融合发展,如今的他已然成为学生科研道路上手持明灯的领路人,亦是一名助推产业发展的“专家型”学者。




孜孜不倦“四维”培养,引起广泛认可共鸣

连志刚教授团队结合临港新片区产业布局发展需求,提出了基于“机、电、信、管”跨学科专业知识的“四维”智造人才培养路径。基于产教融合从“思想品德”“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素质修养”架构出发,设计双“四维”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挖掘方案。

该培养方案获得同行认可,并在北京科委主办的北京人才培养大会上作主题报告,获得智能制造IMS、中国工业报、中国工业新闻网、机经网、咸宁新闻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与广泛关注,同时获得上海科委教育项目专项支持。连教授参与的创新创业视角下校企深度合作的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荣获上海市二等奖。


倾心指导大学生竞赛科创,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在学校学院两级领导的支持下,连志刚教授作为带头人建设了“太空船Team工作室。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全方位IT创新和实践的支持,采用以项目和竞赛为载体,以问题、课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支持学生在本科与硕士阶段参与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训练,培育与孵化了创新创造型人才,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他指导研究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十余项奖项,包括第十四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蓝桥杯”上海市三等奖、“兆易创新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分赛区团队三等奖、全国“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获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二等奖和上海市特等奖等。


潜心耕耘科研一线,辛勤助推产业发展

连志刚教授一直致力于用科研力量解决产业问题,用实际行动推动创新发展。在第一站博士后期间,他在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对装备制造业制造执行系统(MES)展开研究实践,主攻科达公司在装配与生产运作体系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科达ERP上线。第二站博士后期间,他进入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研究船舶制造业制造执行系统(MES)、计划搭载网络等。结合江南造船集团实际,设计江南造船厂数字化管控系统;融合江南造船厂搭载技术需求,设计搭载网络计划自动制定技术与系统开发,破解了江南造船厂长期手工制定搭载网络耗费资源的问题。

在科研生涯的每个阶段,他都十分关注产业趋势和技术发展,通过创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传统产业,引领和触发产业转型。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他研发了安全性能高、存取速度快的山恩数字化生产管控系统。以山恩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对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通互联为支撑的特征,推进山恩智能制造过程中核心支撑应用软件以及工业制造互联网体系的综合集成应用。此课题提升了山恩制造及产品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并为山恩客户提供了在线故障诊断增值服务,实现了生产过程最优管控,帮助企业全面增效降本。



【连志刚教授简介】 

连志刚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创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工作,并作为主要合作者参与广东省十一五规划项目、参与研究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

连教授申请已实审阶段发明专利50余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授权软件著作权6项。目前已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ing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Computational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sChaosSolitons and Fractals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中文一类核心期刊《控制理论与应用》等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制造业信息化管控设计与优化》,2021年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获上海电气集团十佳青年标兵,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