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创新党建载体,积极开展“共助成长”公益基地特色活动

发布时间:2018-05-25 发布者:邱骋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519

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是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环节。为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上海电机学院党委提出并积极推动校内二级党组织党建创新,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一院一品牌”党建特色。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共助成长”公益基地自20173月获颁上海市第73号公益基地授牌、成为上海市2020年底前建成至少万家公益基地目标的前行者,至今一年多来,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品牌特色。

马院直属党支部为贯彻学校党建工作的要求,创新党建载体,以“共助成长”公益平台为依托,秉持公益理念,通过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探索了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大手拉小手,党员教师成为大学生公益社团的领路人。马院直属党支部先后与冰厂田滴水湖幼儿园、临港第一小学共建思政课实践基地,积极探索研发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自201711月以来,已自主研发了3-4项学生团队活动课程,即“生活中的科学”、“德育实践课程”、“爱心学习成长陪伴课程”等学生团队活动课程。马秀春、孙秀丽等党员教师带领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更好践行研发这些课程。这些自主研发的课程,在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方面,一方面挖掘了大学生们自身的优势潜力,另一方面增强、激发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此基础上,“共助成长”公益基地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活动模式,也有了一个“益·成长”公益学生社团。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公益·科普模块、公益·志愿服务模块、公益·理论提升模块。该社团的成立,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的实践领域,初步形成有效的实践育人模式。

在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定期组织“益·成长”社团进行理论反思与经验交流,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就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共同探讨应对方案;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体会、感悟;教师和学生就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成长的话题展开进一步交流。例如,怎样进行换位思考?怎样更好地与人沟通?制作和推送公益基地的微信公众号时,在内容设置、布局上如何更加吸引读者,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如何培养美感?原生家庭对人的习惯、成长等方面的影响?

大手拉小手,强化了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立德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完成了对所学理论的内化、吸收,也丰富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现了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成立实践育人工作坊,提升公益基地活动的理论水平。20185月,在上海电机学院学校党委的关心、马院直属党支部主要负责下,“共助成长”公益基地举行了第一期“实践育人工作坊”研讨会。来自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其他高校、合作企业诸多领导出席了这次活动。与会领导、专家围绕志愿者活动和志愿精神进行了深入交流,学生志愿者们也纷纷发表了自己实践感悟,从而推动了公益基地活动的理论再上一个新台阶。会上,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雁珺与上海电机学院马院院长何小刚签订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上海电机学院实践育人工作站”,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工作开展的方向。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共助成长”公益平台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79月,“共助成长公益平台”学生团队选送的思政课微电影作品《成长进步的实践对分课堂》,在教育部社科司举办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学生首届微电影展示活动荣获三等奖、上海市一等奖。2018年,“益•成长”社团团队活动拟作为上海优秀案例入选《上海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典型案例集》。


马院直属党支部的“共助成长”公益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更是“实践育人”理念推广和实践的重要载体。上海电机学院党委要求马院直属党支部不断巩固与创新模式,并把这样的发展模式,在学校其他基层党组织、在上海市公益平台得到复制和推广;继续落实实践育人目标,深化党建内涵,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打造自己学院的品牌特色,争取成为上海市优秀公益基地,也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机会。(组织部)




最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