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海:这些年,他做过的事

发布时间:2017-09-28 发布者:潘帅豪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865

这些年,他做过的事

——记“学校教学卓越奖”获得者于忠海教授

牛晓立


每一次做人物专访,对我来说,都要经历一次内心深处的感动。那些真正打动我的,不是受访者的言语,而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所做的实实在在的事。这些事让我或多或少看到了他们的内在美,我禁不住为此惊叹、感动、敬佩……之后,我写下了忠于事实、忠于自己内心的文字。

这一次,我采访“学校教学卓越奖”获得者于忠海教授,也不例外。

2004年,应上海电机学院人才引进,于教授来校工作。他担任过机械工程系主任、机械学院院长、校长助理、上海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等职务。因为之前经常听到他的这些头衔,我感到对他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当我采访过(在采访于教授之前)他教过的学生秦大朋、史纪元、刘宁以后,我突然觉得他是那么的陌生。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在上海电机学院主要做了3件事,也可以说在这3个方面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采访过程中,于教授的这句话忽然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他本分的头衔”——教师,被忽视了!思路清晰了,我便决定,记录下这些年他做过的事,展现一位教师的本真,使他不再陌生。

于忠海正在攻关“无人直升机辅助降落回收装置技术开发”

  

第一件事:热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16年,我校机械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王顺利在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面试过程中,着实让面试的老师吃了一惊,他们说,想不到上海电机学院还有这么优秀的学生。王顺利在校期间申请国家专利50余项,其中实用新型40余项,发明专利11项,目前专利获批4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41项;在省级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篇。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得益于他担任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创新集训队队长的经历,而创新集训队这个平台正是于忠海教授牵头创建的。

与学生研讨


入校13年来,于教授始终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积极探索和实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69月,于教授发起成立了机械创新集训队,旨在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创新集训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家用、居家机器人;CAD/CAM技术研究和应用;数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等。在时任机械学院院长于忠海教授的建议下,学院为集训队的学生提供24小时开放的计算机室,学生自我管理,并建立动态淘汰机制。学院给予指导老师一定的补贴,并在学院的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支持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学习掌握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学校的支持和于教授的努力,学校搭建了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平台(西门子赠送NX软件125套,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赠送软件80套等),为创新集训队和机械学院的学生们提供学习和掌握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基地。

“十年磨一剑”,在每一位创新集训队老师和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下,集训队从创立之初的没有章法可循,到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训练模式与运作机制,累计培训200多人。2014年机械创新集训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5年机械创新集训队喜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全国仅50支学生创新团队获此殊荣,这也是我校学生创新团队首次获得该项荣誉。

于忠海与获奖的学生科创团队


于教授除了组织建设创新集训队外,也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在于教授牵头承接的国家863重点项目多机器人系统技术中的护理床机器人开发项目中,他指导的4名同学全过程参与项目的研究、制造和安装调试,这个项目获得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并在世博会上展出半年。跟随于教授的史纪元、刘宁同学感慨地说,全程参与于老师的科研项目,收获很大,相当于多读了一年的书。

由于教授和邵兵博士指导的“基于人机工程爬步训练器”在2011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上海一等奖);于教授和陈玉梅、刘博敏老师指导的“上海卓越磁力吸屑辅具有限公司”项目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决赛全国金奖(竞赛评审委员会共评出金奖作品65件)。2017年,由于忠海教授、辛绍杰教授指导,秦大朋同学负责的百万千瓦汽轮机预扭动叶片装配工具开发与应用项目在第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上,荣获特等奖。目前,于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积极准备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总决赛。

在多年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于教授始终爱护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他发现很多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就没有努力的目标了,他把这个阶段叫做“目标真空期”。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前进的目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于教授给学生提出三个要求:要求每个同学给自己设立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提前参加招聘会,“试”找工作,看别人找工作;提前填写就业推荐表,用实际行动“写”简历。他给学生推荐书籍,组织召开读书分享会,督促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他还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讨论会、学习小组、创新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表彰于教授在育人、科研、管理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201310月,他荣获了上海电机学院第二届“特殊贡献奖”。

  

第二件事:全力投入科研工作


曲轴加工仿真和材料特性的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翻看于忠海教授牵头完成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那个长长的单子既浸透了耕耘的汗水,也写满了收获的欣慰。这里,举一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结题验收的例子,一看究竟吧。

2015728日,在上海电气重工集团会议室,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14位专家(9位技术和管理专家,5位财务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水室封头专用数控龙门移动式车铣加工中心”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我校于忠海教授科研团队承担了“水室封头专用数控龙门移动式车铣加工中心”项目中的“核电水室封头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优化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水室封头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优化和水室封头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及加工仿真等。

“水室封头专用数控龙门移动式车铣加工中心”应用现场验收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各类科研项目验收最为严格的一类项目。在项目承担单位提出项目结题申请之后,工信部首先委托第三方对课题经费进行现场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再组织项目技术(任务)预验收和项目财务初审,通过后,再组织项目结题验收。

本次项目验收专家分成两个组,即技术验收专家组和财务验收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分别听取了各课题负责人所作的技术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质疑;财务专家组分别审查每个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质疑。随后,专家组前往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实地考察了“水室封头专用数控龙门移动式车铣加工中心”应用现场。项目验收专家组给出验收结论,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该项目承担单位有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燕山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哈尔滨理工大学。项目成员历经3年的时间,合作完成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水室封头专用数控龙门移动式车铣加工中心”项目各项任务和指标。在合作期间,项目成员结下深厚的友谊,为以后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础。项目通过验收之后,项目成员已经开始准备申报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相关材料。

目前,于教授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有: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子项目负责人)2项;承担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子项目负责人)1项;承担上海市科委、经信委、企业项目40多项;累计科研到款2000多万元;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工业博览会创新奖1项;发表论文20多篇;授权专利30多项。

于忠海承担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

  

第三件事: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和学科建设


你讲的目标能完成吗?是不是定得过高了?”2005年初,一次全校中层干部大会后,有人这样问于忠海教授。

在这次会议上,于教授代表机械学院(机械学院前身为机械系。本文统称机械学院)介绍发展规划。他大胆提出了学院的科研目标:四年完成科研合同总额1000万元(第一年完成1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0万元),完成科技论文200篇。

但是,眼下的现实是,在这之前机械学院的科研经费还是“零”。因此, 针对科研目标产生各种质疑声音,这一点都不偶然。

面对别人的疑问,于教授笑着答道:试试看吧。”

结果,不到4年,机械学院就实现了1000万的科研经费目标。

于教授做事就是这样的。他总是先设定高标准,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上,他的这种做事风格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于教授来校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申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从那个时候开始,于教授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负责人,就组织专业建设,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搭建产学研平台,引进CDIO的教学理念,推进工程认证工作。这些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得到持续的发展,20087月被列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812月被列为第一批CDIO试点专业,200812月被列为上海市第三批高地建设项目,20099月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11月被教育部列为第三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正在积极准备机械工程认证工作。

为了使学科能够持续发展,于教授带领机械学院进行了一年多的学科调研,在2005年确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并确立了学科发展目标,最后确定了3个方向: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和极端制造技术(微机电系统和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字化设计大奖赛


于教授来校之前在燕山大学工作,燕山大学的大型铸锻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他对大型锻件制造技术有一定了解。20066月,于教授作为学科负责人组织申报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他在调研中发现:上海是我国重型装备特别是核电装备生产主要基地,在核电装备的制造过程中,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是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核心产品就是大型铸锻件,缺乏技术支持。而在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很少有人对大型铸锻件制造装备和工艺进行研究。发现这个机会,学科当即调整极端制造技术研究方向,取消微机电系统的研究方向,集中研究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主要针对大型装备共性技术、大型装备及工艺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大型锻件成型理论与制造技术研究、核电设备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及工艺研究、极端环境下材料与制造技术等。2006年,于教授受学校委托,起草了上海电机学院与上海重型机器厂合作的框架协议。2010年与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大型锻件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由于教授担任研究所所长。从2005年开始,于教授的团队就开始为上海重型机器厂提供技术服务,先后联合承接国家重大专项2项,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8项,联合获得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这些成果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发展,为学校2012年成功申报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项目(上海市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37月,学科通过了教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在组织学科建设过程中,于教授能够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准确定位在为企业解决生产一线的重大技术难题上,并能够找准机会错位发展。由于年龄的原因,20156月,于教授不再担任学科带头人。

于忠海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


作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带头人,于教授把一个“零”基础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带到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学校只有2个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我校在2012年获得“上海市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又称“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市政府投入5000万(上海市高校获得5000万的项目只有3项)。这是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君子应该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于忠海教授说,他的人生信条是“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这个角度看,于教授是个君子吧?!


最新导读